第三种:这种人面对自己的痛苦和他人的痛苦,都能看到爱的机会,比如,腿断了,好了以后,他看到身有残疾的人,会很自然的去表达爱。一个失去过亲人的人,当别人经历同样的境地时!他懂得如何安慰。
他对所有人都很慷慨,对欧盟以外的人和残疾人士,对儿童和流浪者都同样慷慨。同卡洛在一起如同接近一个清水泉一般。去世前,卡洛为教宗和教会奉献出他的痛苦。
面对儿子澄澈稚嫩的眼神,菜波里诺哽咽了,点点头,安慰儿子说:“当然会的,圣诞老人最同情残疾的孩子了,你耐心等着吧。”眼看圣诞节就到了,可是到哪里去弄一辆自行车啊?菜波里诺一筹莫展。
「当我们亲身忍受严重病痛、残疾,或许治疗费用超过我们能力范围时,我们如何保持坚强?除了自身的病痛以外,当我们看见挚爱在我们身边觉得帮不上忙时,我们如何能够坚强下去?」
打针和吃药对胎儿的影响是极大的,会造成残疾,再说我的病还可能传给孩子。当时我的病情很糟,妇产大夫建议先治病。
当天其它的访问活动在下午进行:探访花之村的残疾病患、会见韩国修会人士以及平信徒使徒工作领导人。殉道者让我们牢记,必须将基督放在万有之上,在信仰问题上不让步。这是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的思想。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坐在我身边的那个男子姓杨,是附近农村的一位新教友,他的家境非常困难,妻子常年卧病在床,他的一个孩子也因车祸成了残疾。
我的胞兄梅乘骐司铎是耶稣会士,坐过牢,文革中被打成重伤,成为终身残疾,但却活到了91岁的高龄。1999年,他在徐汇大堂举行了晋铎50年金庆弥撒,与来观礼的教友共济一堂,并摄影留念。
在暮色的四合院里,我们几个人坐下来交谈,我被告知,黎明之家的孩子们,不是脑瘫,就是残疾,智商普遍低下,更多的是两者兼而有之,往往叫我们常人好不束手无策和怨天尤人一番。
他每每在结束发言或讲道时,鲜会不提及无家可归者或残疾人士。 教宗方济各六月五日抨击「浪费文化」,使消费主义压倒同情心,人类沦为另一种可以被抛弃的物件,而需要帮助的人获得很少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