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队为寻找少年而启动的「兄弟守护人」行动,于7月1日在约旦河西岸杀死一名巴勒斯坦少年。
诺伊豪斯神父重申,在遭受紧张冲突蹂躏的背景下,犹太裔天主教徒希望成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之间对话与修和的桥梁。我们蒙召成为至一的教会,蒙召为阿拉伯与以色列世界间的和平、正义与修和大声疾呼。
修会联会邀请堂区神父和会士们,告知信友们在五月一日的列品时刻,观看耶路撒冷和若望保禄二世白冷基金会的电视实况转播,届时巴勒斯坦总理萨拉姆•法耶兹也将莅临基金会。
在复活期,我们为受苦受难的人们,特备是巴勒斯坦、伊拉克、埃及和叙利亚的苦难人们祈祷。
巴勒斯坦总统按照惯例参加了宗主教的圣诞子夜弥撒。在圣诞子夜弥撒中,耶路撒冷宗主教代理舒马利(WilliamShomali)主教代替特瓦尔宗主教宣读了弥撒讲道。
本届全球教师奖得主汉南‧阿尔‧赫鲁布女士是巴勒斯坦人,幼时生活在难民营。这位女教师发明了一种寓教於乐的教学法,帮助青年走出创伤,教导他们和平。
圣地移民牧灵协调人纳赫拉(RaficNahra)神父叙述了以色列移民的社会和牧灵情况,主教们则提到约旦、巴勒斯坦和塞浦路斯的移民状况。
2010年上半年,100多万世界各地朝圣者前往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的圣地朝圣。仅6月,朝圣人数达259,000,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新教团体公布了这一统计资料。
对于一个人口仅有400多万的国家,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纳至少200万为逃离十年战争的叙利亚难民和巴勒斯坦难民。
最后,教宗感谢那些在他住院治疗期间为他祈祷的人,并恳求“结束战争,实现和平,尤其是在饱受折磨的乌克兰、巴勒斯坦、以色列、黎巴嫩、缅甸、苏丹,以及刚果民主共和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