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讲话中提到,这座城市的起源、发展“都与信仰和天主教会有关”。“该城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是在1345年发生的圣体奇迹”,至今人们仍热心来圣体奇迹朝圣地朝圣,虔诚敬拜圣体。
他说其代父克服家族疾病和经济困难的经验,教晓他如何藉着信仰面对痛苦。恩神父强调福传不能只靠神学理论,他鼓励代父母以身作则,成为代子女的榜样。
(依53:2)土豆的果实成长在地下,一生都不见天日,耶稣也是过着坎坷、漂泊、朴实甚至贫穷的生活,正如圣经所说:他受尽了侮辱,被人遗弃;他真是个苦人,熟悉病苦;他好像一个人们掩面不顾的人;他受尽了侮辱,因而我们都以他不算什么
这封信函回顾了我们的信仰所确信的一些道理,并鼓励大家在圣德上增长,日益投身追寻个人的圣召。
常有路人(包括病患)来到门诊询问,我会从十字架耶稣受难说起,介绍圣教会,说明我们的公教信仰,并赠送学习材料。人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医学、器官移植给需要的病人,这是当今公认的善事。
槟城(信仰通讯社)—马来西亚槟城州首府槟城教区的公教青年推出了分享信仰经验的网络平台。其初衷是按照教宗方济各的主教会议后宗座劝喻《生活的基督》的教导,用生活的见证、亲历与同龄人分享信仰。
从回避信仰到福传,得蒙着主赐予的大恩,“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谷16:15)主的圣言彻底让我得到释放,从世俗的纷扰中解脱出来。
早期一些从台湾到美国的留学生教友,在60、70、80年代里自发性地成立了许多信仰小团体,藉着读经祈祷,信仰分享成了一个小型的教会。
她真的是天主赏给我的最美丽的礼物,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她是那样的优秀,每次开家长会时,都得到老师表扬,不仅学习好,更有品德,是天主与我同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天主的恩宠,
孩子们的信仰就是在这温暖的摇篮中培养成长的。母亲的儿歌、神父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和心灵深处。我的母亲于上世纪70年代末去世,张神父也在文革中为主舍命,我深深地怀念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