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1)三圣童因不叩拜拿步高王的金像,被投入到火窑中,他们在火窑中还赞美上主。早课的“清晨祷词”中说:“天主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我要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迎接这又一天的开始,向天主呈献我的赞美。”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失去老师的哀伤日子之后,我终于拿起笔来,来追忆我崇敬的老师。
有的教友不自觉地拿出了相机,想要拍下这一情景,却被负责人友好地制止了。原来,为了尊重孩子的尊严和隐私,这里不允许拍照。大家匆忙收起了相机,不知谁问了一句:“这些都是先天性残疾吗?”
家里窑洞墙上斑驳不堪,柜子里,各个季节的衣服又脏又乱揉巴在一起。这一幕让在场的教友们心酸无比。于是,教友们一起帮忙收拾,之后每个主日谁有空就去帮忙洗涮打扫。
纳塔乃耳、巴尔多禄茂的情形也一样,多亏另一门徒斐理伯的见证──他兴高彩烈地告诉他自己的重大发现说:「梅瑟在法律上所记载,和先知们所预报的我们找着了,就是若瑟的儿子,出身于纳匝肋的耶稣」(若1:45)。
——圣安多尼·巴都亚St.AnthonyofPadua1231年(6月13日) 正如太阳照亮了其他行星,同样,所有被拣选的人,都要得见圣母玛利亚,从而获得光明和莫大的幸福
澳门大三巴堂汽车在城间穿梭,不一会儿就抵达了圣若瑟修院,它是专门培养修士的大修院,人们习惯叫它三巴仔。若瑟神父年近八旬,精神矍铄,慈善满面,谈吐诙谐幽默。
这个“今天”首先纪念的是昔日的巴斯卦,但不止于此。借着感恩经我们进入了“今天”。于是我们的今天与祂的今天相会了。祂现在就使这个相会成真。
事实上,我们的信仰生活,尤其是司铎献身生活就需要效法两位信德的楷模,就如新编《天主教教理》所标榜的:一是古圣祖亚巴郎,一是新约中的圣母玛利亚,他们都以爱的回应,满怀信德踏上蒙召得救之路。
教宗乌尔巴诺四世(1261-1264)说:“玫瑰经为教友赚来每日的新恩。”教宗西斯督四世(1471-1484)说:“玫瑰经每日助长天主和童贞玛利亚的光荣,而清除一切的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