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很多时候在耶稣前哭泣,是因为在主前找到了情感的依靠,倾诉委屈;是因为敬拜、圣仪或宣讲中的某一情景、话语、行为触动了个人生活中的某个柔软、伤痛的地方;是因为自己不幸而痛苦的人生遭遇&hellip
就这样,原打算过个快乐的春节,如今全家却在医院里流泪,度过的是一个痛苦与后悔的新年。不仅如此,由于当时值夜班的一名骨科医生水平有限,对接不齐,孩子的左臂再也不能与右臂一样舒展,留下终生遗憾。
虽然最后她因为腼腆没有向大家分享她的经历,她与主相遇的奇事,让我感觉她身上充满了对主的信赖,深深的依恋,正如她最喜欢的一首歌这样唱道:没有一个忧患,耶稣不能担当;没有一个痛苦,耶稣不能背负;我要向高山举目
以剑贯心还表示痛苦,尤其是基督受难时的圣母玛利亚。如圣母七苦就用七把利剑来表示等等。而在台湾的盐水天主堂,更让我大开眼界。
(若13:31)光荣是指他的逾越奥迹:从痛苦到光荣,从死亡到复活。天父不但藉子而受到光荣,并且还要光荣子。孩子们!我同你们在一起的时候不多了。
自己的苦难结束了,孩子的痛苦就会开始了呀!……她终于放下了卤罐。为了仅存的女儿,她打定主意,一定拼劲全身力气,用自己的双手把孩子养大成人。
这位太太了解一个移民的痛苦,因为她拥有亚美尼亚的血统,她知道自己的民族所受的苦难。当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一开始我们会拒绝,因为我们有些不舒服,这味儿太臭了!
天主的光荣,并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的,而是在我们依靠天主,善度一个喜乐的信仰生活中。正如保禄说:谁软弱我不软弱,谁跌倒我不心焦呢?
天主愿意祂的子民获得生命和喜乐,而非死亡和痛苦。耶稣的逾越就是祂的出谷,祂藉此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往圆满、永恒和福乐生命的道路。
我们倘若接纳因善而受的痛苦,无论我们的生活环境或大或小,我们就好似在周围散播复活的种子、生命的种子,让基督复活的光在黑暗中照耀。为此,圣伯多禄宗徒勉励我们始终以祝福行善(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