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拜金陵花鸟画大师李味青先生为师,学习写意花鸟画,得水墨大写意之精华。九十年代受聘于云南昆明书画院,进行书画相关艺术的学习。
后来进修院后,李笃安主教又再次提醒我及所有修道的修士,要练字,字是门面。他曾经提到,许多神父,在圣堂的黑板上,用粉笔写的答唱咏,字迹面目极其可憎,教友看后很悲哀。
7.1933年(大约)我叔父赵雅阁(Jacob)于浙江嘉兴圣文生神哲学院晋铎后归来,我家特设宴邀请文主教及众位神父光临家中以示庆贺,宴毕大家齐到我家附近的小圣堂作了祈祷。
后来佘同仁在此创办忠义神哲学院,忠义小学。
送葬的车队缓缓的向前移动着,姥姥领着儿女们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走到一个让她所有的亲人都看不到她的地方,姥姥虽然走了,但是她平凡的生活习惯和仁爱慈善的行为,还有她在生活中感悟出来的哲理会永远印记在我的心里
高夏芳修女:生于澳门,长于香港,在意大利受培育成为母佑会(慈幼女修会)修女,留学德国,获Münster大学神学博士学位;分别于罗马母佑宗座大学、香港圣神修院神哲学院及香港天主教圣经学院教授新约圣经及圣父学
中学毕业后,一九四四年暑假入景县若石神哲学院读哲学,当时院长是蒲敏道神父(Rev.Fr.FrancisBurkhardt,S.J.)。
静静地读,然后仔细体会,你不能不为神父的执著与真诚所感动:有关调整灵修课程建议书,欣闻贵院对灵修课程有调整计划,不胜雀跃,弘不自量力,愿坦陈浅见如下:从哲一至神四,灵修课程应涵盖将来司铎全部灵修生活,不仅指司铎本人的灵修问题
远在清嘉庆四年(1800年),四川代牧区在四川与云南交界处的罗壤沟山区开办过神哲学院。
1934年入景县神哲学院。在1943年的大饥荒年代和艰难的岁月中,辗转于景县、献县、天津和北京,顽强地完成了学业。历经人生坎坷,考验和磨难,最终1947年在北京晋升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