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从这些人的要求,“我们可以发觉,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许多人向教会做出这个要求”。对这些希腊人的要求,耶稣的回答是:“人子要受光荣的时辰到了。”
此时此刻迫切需要这些夫妻作出见证,让人看到危机并非诅咒,而是人生旅途的一部分,危机乃是转机。再者,为了使之「可信」,必须由亲身经历的人作出见证。
耶稣邀请我们更新我们看待人事物的方式。祂建议我们本着日新又新的视野看待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特别是家庭里,以及我们的人性脆弱、疾病和死亡。祂邀请我们以天主的目光看待这一切!
阿扎罗教授继续说道,教会“一方面是天主对人无限大爱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被罪玷污的表达”。
(三20)但今天上主是从里面敲门,让人放祂出来”。这是当今教会的需要和圣召。这篇谈话内容刊登在《公教文明》期刊4月14日的页面上。
当一切息息相关时,我们也必须以整体的目光重新审视健康卫生的观念,把人的各方面都列入考量。教宗给出的第二个解方是「全面照顾」,如同耶稣行的治愈是一种恢复人的尊严的方式那样。
第一个要点关乎依照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前、若望廿三世教宗所颁布的1962年弥撒经书来举行礼仪,为此使用堂区教堂,以及为该旧礼团体建立属人堂区的可能性;第二个要点是,在手谕于2021年7月16日问世后祝圣的司铎
教宗同时也提醒他们不要劝人改宗,说:“我们的传教宣讲不是劝人改变宗教信仰……而是分享个人的相遇。”他解释,与耶稣的相遇使我们的生命得到改变。
在默想精疲力竭、血汗倾流的耶稣与妇女相遇的情景时,拉瓦西蒙席写说:母亲、女儿、姐妹都在十字架苦路上聚合,她们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的母亲的形象,是所有受强暴、被排斥、孤单无助的妇女的形象。
在这样的光景中,人是要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