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争冲突天天报,经济危机人心摇;离乡背井求生存,放弃家园如刀绞;妻离子散遭困境,其中苦味谁知晓;教会关怀弱群体,实践爱徳遵教导。
有教友说:谁容易呢?过家庭日子的不也一样辛苦吗?然而劳苦和劳苦是不一样的!教友们劳苦是为自己过得更舒服一些;而神父们辛苦却是为了大家的灵魂更加饱足。
答: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面对的对象是谁。如果它是一个完全民主的政权,或者这事发生在一个和平国度内,或许能找到方法来抑制这些人的出逃。
对待同村的教友邻里他更是亲爱有加,谁家有困难,他跑得飞快。他在县上开了个手机维修店,只要有教友或是教外老年人、或生活有困难的人,他每次都是收取成本费,或是干脆免费。
谁信奉天主,信奉对子女充满爱的天父,他就该把寻求天主的国、寻求天主的旨意当作首要之务。这样的态度正与宿命论和幼稚的宗教调和论相反。
谁做梦不想跳出大山深处的贫门?弟弟说:姐,还是你去吧!我在家里多少还是个劳力,能够帮咱娘下地干活,也好供你读完大学,如果我去了,你们俩恐怕也供不起我。争论了许久,没有结果。
主耶稣说:谁若跟随我,就该背上自己的十字架,我们也时时这样互相慰勉说:你有你的十字架,我有我的十字架。这样就凡事能看开,这就是我们信主的人应有的心态。有这样的思想,对防治疾病有很大的裨益。
谁若相信基督,必有一个将来。因为天主不喜欢会枯萎、死亡、次等和最后被丢弃的生命,他愿意看到能结出硕果和充满活力的丰盛生命。
服从固然重要,但耶稣还讲过仆人的道理,谁想做最大的要先做最小的。在梵二以前的教会,教会对服从制度弄得很死板,那时候教友是不能随便和神父在一起,甚至吃饭都没资格和神父一起吃,教友见了主教要单膝跪下问安。
因此有人戏称:「你们家上是天主,下是地主,不斗争你们斗谁?」 守贞的张贞荣与妹妹在浩劫中无法幸免,被迫结婚。但她为了保持信仰与贞操,选择与一位瞎子结婚,祇有夫妻之名,却无夫妻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