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圣座的服务以外,这位神长格外关注青年,在塔尔迪尼枢机于1945年推动创立的「纳匝肋小镇」从事青年工作,曾经担任「塔尔迪尼团体」基金会和纳匝肋圣家基金会的主席。
教宗说:“和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以及其它几位妇女都在加尔瓦略山上的耶稣喜爱的宗徒(若望),是长枪刺透基督的肋膀,使之流出血和水的亲眼见证人(若19,31-34)。
当阿肋路亚的赞歌在教堂内响起,大家的眼角含泪,嘴边却扬起微笑。在讲道中,本堂田愿想神父告诉大家:不要怕。
10.问:什么是“培肋格”?为什么特别提到他?答:培肋格是厄贝尔的儿子,他的名字意思是“分裂”,因为在他的时代“世界分裂了”,可能象征语言、民族或土地的分散(为巴贝耳塔事件作铺垫)。
弥撒中,乳香一般放在香船里,由神父用小勺撒到香炉中的木炭上,一经燃烧就发出好闻的香气,表示我们的祈祷上达天庭。教会初兴,因为教外皆烧香敬神,教会对烧香相当反感。
答唱咏则选自路加福音记载的圣母玛利亚答复她的表姐依撒伯尔的称颂上主的话。圣母这段话的开头是“我的灵魂颂扬上主”。教宗解释说:“颂扬意味着赞颂天主的伟大。
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选择信靠依赖,阿姨说:自己的目标与榜样是穷人的德肋撒姆姆,当然目前还差很远呢。教会内还有很多像小治阿姨一样的善心人士。
(上接273期7版)三、慷慨施舍 旧约肋未纪指出:“在我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取所遗漏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宿的。”
依撒意亚劝勉被放逐的犹太人,不必老是顾虑古代的事(即犹太人被天主大能拯救出埃及这为奴之地之事),以为这些伟大的事只存在历史上。不!跟着天主只会越来越好!天主的许诺是更美好的未来。
教宗在1月24日圣方济各·撒肋爵(SanFrancescodiSales),即传播主保的瞻礼,于圣若望拉特朗签署了这份文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