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基督君王,我们站在祂胜利的终点,和主耶稣一起,善度今生每一天的恩宠之日。耶稣基督,是忠实的见证者,死者中的首生者和地上万王的元首。
(1)“祈祷的习惯”,是犹太人的生活模式,他们知道自己是天主的特选民族,他们的祈祷习惯就是每天从天主开始,以天主为归一,在祈祷中获得恩宠,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2、耶稣就是天父的圣言若望福音开章名义告诉我们:“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见了祂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14
我们基督徒蒙召不是给人定罪,而是以福音的恩宠遮盖人的软弱,以信仰的耐心等待人重新焕发灵魂的光芒。天主是最后的发言者,我们不必急着发表高见。“不判断人”也是按照自己的蒙召去尽责任。
我们基督徒爱自己、爱他人和爱整个世界,不是凭自己的“爱的能力”,而是通过“主耶稣的爱”,也就是通过主耶稣的恩宠。因着主耶稣和祂的圣爱,我们不仅会真心去敬天爱人,而且会越爱越有劲,越爱越想爱。
主耶稣将做人的恩宠和方法教给了我们:“我把平安留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平安,是做人的福气;平安,是人与人之间来往的方法。
正如有人喜欢“挑选”自己喜爱的圣经内容,喜欢聆听自己认为有用的主耶稣的教导,喜欢祈祷自己认为最好的恩宠等等。这种人其实是不希望得到“全部的救恩”,只希望挑选自己认为好的救恩。
主耶稣要将每个人带回家中,带进恩宠的阳光之中,带入天主圣爱的温暖里。在“慈父的比喻”中,我们更看到这位慈父如何在被“荡子”伤透了心后,依然每天期待荡子回归。
亚郎的棍杖象征了由天主所赐的生命与恩宠,棍杖本为枯木,却能结出果实,显示天主使属灵权柄结果实。“杏”在圣经中象征“警醒”(见耶1:11-12),也寓意司祭要在圣殿中日夜侍立、守望天主的子民。
答:主基督设立圣体圣事,就是为了让人借着弥撒真正分享祂的体血,得到救恩的恩宠,并让我们时刻与祂结合。问:弥撒为什么要称为基督死亡与复活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