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一只家猪若久居野外,它就会充满野性;一只猴子在人类的训练下,可以对主人惟命是从;一束鲜花若久插牛粪之上,就会削弱它的魅力……不同的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尚且这么大,更何况对我们人类的影响呢?
王可同学写得多么深刻啊!他不仅道出了一个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对生命的关注、思考,更道出了一位神州儿女在心灵深处对人生意义的探寻与期盼。是啊!
为使千里迢迢而来的主内兄弟姐妹不致餐风宿露,1994年春,炸平天阶左大岩石,建三层楼屋———慈云楼为招待所,建筑面积为165平方米,有会客室、厨房、食堂,设备齐全,可以冷热水洗澡,楼前庭地宽阔,置石椅、石桌,可远眺百里之内的景物
澳洲奉行多元文化政策,在不同文化背景能互相交往,可促进社会安宁、和谐,彼此尊重。也是为传教学上不可缺少的条件。
(玛25:40)因为主耶稣他取了人性,所以他就是与全人类结了超性的连带关系,使人类和他成为一个家庭,并将爱德作为他弟子的特征,他说:“如果你们之间彼此有爱情,世人因此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上主于是说:“因为人既属于血肉,我的神不能常在他内,他的寿数只可活到120岁(创6:2—3)。
中国哲学家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知道了道,即使晚上死了也是值得的。对于他们来说最高追求是精神方面的。 上帝最好的礼物应该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古代有个寓言,天下大旱,成千上万人饿死。
其实,婚姻的真理可溯到创造之初,就如创世纪所记载的,当天主创造一男一女的时候。为此,人要离开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两人成为一体(谷10,6-7;参见创1,27;2,24)。
教宗说,只有基督可以为我们指示应如何服务教会。他强调,需要有充实的灵修生活的支持,才有能力带领天主的羊群。而这种灵修生活则需要靠个人和团体的恒久不断的祈祷来滋润。
教宗对此表示,我们的共同家园再也经不起无益的分裂,全人类应共同寻求可持续和整体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