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沉思不是关于大家也许已经听过或读过好多遍的、建立在耶稣所行的第一个神迹之上的圣母论、圣事论、牧灵神学等,而是我从这次婚宴中看到的百态人生。
(2005)●《天主的革命》(2005)●《天主是爱》(2006)教宗在这篇通谕中具体分析了爱的不同层面,以及爱在语言学中的不同解释。
修女、教友、望教友、教外人士200多人手持蜡烛跟随在主教神父后面在烛光中有序的进入大堂参与弥撒庆典。弥撒由衡水教区封新卯主教主礼、本堂兰顺恒神父、副本堂王德崇神父、王丙宝神父、张小品执事共祭。
现在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儿子也结婚成家了,而今天主又赐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可爱的宝宝,现在我们一家人生活很幸福,完全沐浴在主的恩宠中。然而,这一切幸福都是从父那里得来的,是天赐给我们的。
真正的自由源于向上主敞开心灵,教宗方济各6月10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强调了这一思想。他还表示:得救就是在圣神的安慰中生活,而非在俗世精神的安慰中生活。 对基督徒而言,什么是安慰呢?
教宗在落款日期5月19日圣神降临节的文告中表示:所有领过洗的人都受召,在各种现状中勇敢地宣讲福音。
当地农民发明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巧妙方法:把一只葫芦形的细颈瓶子固定好,系在大树上,再在瓶子中放入猴子们最爱吃的花生,然后就静候佳音。
在每个艰苦、恶劣、陌生环境,默想玫瑰经欢喜奥迹;在艰苦的任务面前,想耶稣山园中痛苦的祈祷及背负十字架的奥迹;软弱中想跌倒再爬起来的耶稣;失败和别人不理解时,想犹太人怎样对待了耶稣;危险中,想一下玫瑰花朵
旧约圣经中多次提到人砍下一块木头,稍加雕刻,便成为自己想象中的神灵,对其顶礼膜拜求恩求福,很让天主反感伤心。
(弗5:33)在这里,我想给你们讲述一个由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写的一个关于真爱的故事,故事以《创世纪》中的原祖父母为原型巧妙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