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第二段读经时,教宗本笃十六世强调了教会的“司祭形式”:“沿着导师和上主的足迹,教会团体蒙召坚定不移地走服务的道路,完全彻底地分担同时代男女老少的命运,从而向所有人见证天主的爱、由此而播种希望”。
就教宗对艺术家们的热诚呼吁,本台访问艺术史学家伟尔登(mons.TimothyVerdon)蒙席,最近梵蒂冈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教会生活中的艺术》。
答:这一传教日正是要提醒孩子们全力参与教会的传教工作,当然以适合他们年龄的方式,同时也特别提醒他们传教善会创始人夏尔·德·福尔班·詹森蒙席提出的口号,他的格言是:“孩子帮助孩子”。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勉励他们效法蒙召皈依的保禄,聆听和顺从天主的声音。
中国教会将在公益服务中锤炼出现代品格,赢得其存在的合法性;中国社会也将蒙薰宗教精神的雨露,成为道德与文明的现代国家。
如果没有另一位弟兄蒙召,这召叫就不完整。“今天,我们从罗马尼亚的中心,肩并肩同声诵念共同的祈祷文,《天主经》。这经文包含了我们身为子女的身份,今天,我们以特定的方式,即以弟兄的身份,一起祈祷”。
教宗首先指出,“我们蒙召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我们人民的心灵遭受著威胁”。一方面,规范和立法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在实际实施受到普遍承认的权利上却不断恶化,人们逐渐将不平等现象视为正常而予以接纳。
“我们蒙召重新发现自己是在天之父的子女身份,我们按照天主的肖像受造,并接受委托来管理大地;藉著耶稣基督的死亡和复活,我们获得救恩而再次受造,又因圣神的恩典得以圣化。
在这本名为《一位被绑架的隐修士:圣战分子的囚犯为促进和平而战》的书中,穆拉德神父除了叙述他被关押的生活外,也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他的童年、蒙召和修会团体努力与穆斯林建立友谊的经历。
诚如本笃十六世教宗在阿帕雷西达会议开幕致词中所言,教会蒙召“提倡正义,保护穷人”。教宗方济各也清楚表明:“核心议题在于如何使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以及保护原住民特色及其土地之间相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