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神将信、望、爱三德放在我们心内,特别是把对此三德的强烈渴望聚放在我们心中,因为他们是灵修进步和属灵生活的条件。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精神上的渴望,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不能领受天主的恩宠。
每当一个人在内心深处觉察到自己的召叫,便会受到激励,以爱与服务作为一种望德与爱德的表达,而不是自我提升的手段。
一、仰望星空古往今来的智者,往往夜观天象,对天遐想,望天祈祷,都期盼能找到与这万事万物的主宰沟通的渠道。三王即是如此。仰望苍穹是一种上昂的精神状态。
其后的主日──将临期第三主日,罗马的主教座堂,即圣若望拉特朗大殿的圣门,将要开启。其后的数周,其他宗座圣殿的圣门也要开启。
在开封犹太人留传下来的几块碑的碑文中都以天、上天、真天、重天、敬天、天道、天心、告天、天命来称呼万物之主。从开封犹太清真寺的结构、布局、风格,特别是寺内设置等方面,也可见希伯来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融。
若望福音第六章中五饼二鱼的奇迹满足了追随耶稣的人们的饥饿。然而,如果单单只是为了那可损坏的食粮而劳碌的话,主却告诫群众说这远远不够。要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粮劳碌。
有人或许会好奇:天主圣三如此难明,为什么当年打渔的伯多禄和若望,以及做帐篷的保禄都能明白,而知识极大丰富的今人却反倒不明白了呢?其实,这才是问题的焦点。
木元经抽出佩刀,削下树皮露出树白,有感而发,他在树白上题诗一首,诗曰:“隔江遥绿望杨斜,联袂女郞歌落花。风定细声听不见,茜红裙入那人家。”
为了从天主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爱培坊的义工们有自己团体的灵修生活,如定期的圣经分享、个人分享会、圣歌祈祷、泰泽祈祷、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若望·保禄二世主题分享等。
若望宗徒这样写:「我们所以认识了爱,因为那一位为我们舍弃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也应当为弟兄们舍弃生命」(若一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