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总是有矛盾的,我有时也会和同事发生摩擦,其间发生过很多事,有误会,有攻击,想不开时就读圣经,用心默思天主的话语,训道篇、箴言等都是我喜欢读的篇章。
自读初中开始,她就住校远离家庭,在父亲的眼中她就是悖逆不孝的姑娘,父亲性情也暴躁,急了就会打她。有一次,她顶撞父亲,父亲被她气坏了,用脚将她踩在脚下,瞬间,她被死亡的恐惧攫取。
3、作一个好通讯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与灵修水平,不断充电,多读与教会有关的书籍,像上面说过的张公显老师,现在已达到大学水平。
自从动员他们看“信德”,大有长进,要求再索阅一份“信德”,分发给工人们读,且现在到处传扬福音…… “信德”既是我开拓视野的窗口,又是我文字福传的平台,对“信德”,我特别钟爱,评价很高。
初中毕业,院长安排他到天津读神学,同时在耀华中学读高中。高中毕业,适逢各种运动,修院被迫解散。他步入社会,在天津参加工作,娶妻生子。
2.第一次读经由一位组员朗读路5:1-11,其他组员默读或聆听,各人在静默中领悟读经的内容(静默约3分钟)。此时,各人找出感动自己的字、句或章节。例如,甲:感到经文中洗网二字,对自己有特别的感动。
读经台的使用提醒我们:这里所读的,不是普通的话,而是天主圣言。原文59.依照传统,读经并不是主礼而是辅礼人员(ministri)的职务。
1932年加入永平(唐山教区原称)教区小修院,1945年赴北京文生大修院读神学,1954年—1969年在东北改造,1969年在家乡改造,1981年圣神父,1987年正式回唐山教区工作,1987
1942-1944年,在文珊修院读哲学。1944-1945年,在余江天主教堂实习。1945-1947年,在福州神哲学院学习哲学。1947-1949年,在浙江嘉兴文珊修院学习神学。
随着唱经班优美的光荣颂结束,修女代表上台颂读圣言,方维平神父讲道。他举了亚巴郎献子的例子,来阐明奉献生活的意义,就是把自己最好的奉献给主;这期间会有痛,会有挣扎,但必会有主赐的甘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