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道者的形象没有消逝,却永远存留在教会内及信友们的记忆中:我们众人都蒙召以不同的方式度殉道生活。
威达市是贝宁的宗教重心,在这里汇集了被奴隶流放以及重获新生的记忆:一百五十年前,俗称白神父的非洲传教会传教士们率先在这里播下福音种子,长成今日花开茂盛的贝宁教会。
感恩祭并不是一项历史事件的重新记忆而已,感恩祭是一项广泛的谢恩:感谢天主在基督及圣神内,为世界及他的子民所施行的一切恩惠。若只模仿耶稣其中一次与人餐宴的细节,难免会将那超越时空的奥迹,局限于历史当中。
老年人带着生命的记忆和智慧,并将它们传递给他人;老年人也全然投入教会的福传使命。我们要知道,在天主眼中人类生命始终保有他的价值,没有任何歧视的目光。
对此,我建议能体谅他们年老、多病、文化低、记忆差、劳务忙、距教堂远等种种困难,只要他们能完全承认天主教要理,并能回答出个大概,就该缩短其慕道期,而不能要求他们“挟泰山以越北海!”的标准。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为粮食日发表的文告中表示:“世界有足够的途径和知识使饿成为过去记忆。我们所需要的是很大的决心。”
酷暑的记忆似乎还从未淡去,却忽然发现竟已被深秋的悲凉、肃穆所充斥。
卜拉希马伊透露,教宗在这次会晤中提到他於2014年访问阿尔巴尼亚的深刻记忆,以及埋葬许多牺牲者的墓园;「这些牺牲者生前因信仰上主和友爱精神而遭受迫害,献出生命」。
瓦利尼枢机继续说:我认为,我们应该把真福安杰利科的记忆置於我们刚才举行的晚祷中,我们在简短读经中听到:‘保禄明认基督就是一切,在基督的光照下其余一切都是相对的’。
教宗接着谈及世代之间的关系:记忆、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