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只考虑自己的舒服顺畅、平安喜乐,对他人的疾病、灾难、困苦、忧患、熟视无睹不管不顾,那就违背了耶稣让我们应该具有的慈善怜悯、“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福音精神,与基督的训谕背道而驰。
读经:训一:2-二:21-23、哥三:1-5,9-11、福音:路十二:13-21今天的福音故事对每一时代的人都很有意义,都是一个警惕。故事中的那个家人可能是我们的写照,但他却被天主称为「愚笨」的人。
训道篇上说:“事事有时节,天下任何事皆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生老病死,是人生铁律。不是这样死,就是那样死,从来没有一个逃脱。
但是,五旬节后很久,基督徒们却仍然在祈祷:“愿你的教会从天涯海角聚集在一起,进入你的天国”(《十二宗徒训言》Didache9:4,第一世纪)。
甲:如果我们言行脱节、只说不做,对他人的贫寒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不管,那又如何落实基督让我们向一切受造物传福音的神圣使命及爱人如己的训言?
垂训立表守十诫,衣食淡泊苦修身。一生数遭风浪侵,二十余载受迫窘。为爱天主苦亦乐,百般凌辱总坚贞。母亲教我爱天主,全力全灵亦全心,慈颜顾我儿心暖,慈音训我儿觉亲。母亲母亲儿呼您,您是儿的好娘亲。
(《训道篇》12章13节)“敬畏上主是人的光荣、夸耀、喜悦和欢愉的冠冕。敬畏上主,悦乐心神,赐与喜乐、愉快和长寿。敬畏上主的人,终必得福;在他临终之日,必蒙祝福。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始。
(训11:6)五、重中之重出去撒网不难,把人邀来也不难,难的是如何把来的人,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慕道者和准教友。现代人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第一次来的慕道者,能否被吸引很重要。
(路23:34)我们是耶稣的门徒,又怎能与他的训谕和他以身作则树立的表样背道而驰?
(训3:1)天主的恩典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范围才能实现的,绝不是以自己的心愿,也绝不是急于求成的,更不能贪得无厌,永不满足。耶稣说:但不要照我,而要照你所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