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阡东的苏请示、苏发富教友则用行动证明了参加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他们每天早晨5点起床,打扫堂院整理教堂,在大家起床前已烧好了开水。
陪伴教友生命与生活的每一刻,也愿他们能从生活中时时、事事,经验复活的基督,使更多的人参与领受精神食粮,吉安本堂田存兴神父,副本堂崔风雷神父、王庆顺神父,兵分三路分别为乡下教堂或弥撒点的教友送弥撒;三里本堂王富媛神父分别在罗家
1869年,她出生在达富(Darfur)——多灾多难的达富!——她在7岁时从家中被诱拐,成为奴隶。诱拐她的人称她为“柏姬达”(Bakhita),意思是“幸运”。
天主的其一特性是富於怜悯和宽恕,极其慈悲,迟于发怒(咏103:8-13)。只要我们勇于改过,他必忘记我们以往对他忘恩负义之罪(参阅路15:11-32)。
现在都讲富,如果让外教人看到进天主教能富,外教人也会踊跃领洗的。我们的教友都很富有了,那外教人就会有进天主教能富这个感觉,他就会愿意领洗。
相反的,专心致志于四旬期精神能让我们有爱心,知道让耶稣的白白赐予和仁慈成为自己的行为,祂为了我们成了贫困的,好使我们因着祂的贫困而成为富有的(见格后8:9)。
有一天,一位富有的女士邀请他到某个地方去,表示愿意为日本的传教工作捐赠一笔钱,那时雅鲁培神父正从事这项工作。那位女士在家门口,在记者和摄影师面前把一个封袋交给了雅鲁培神父。
1917年6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丽水市富岭乡大坑村的一热心老教友家庭。自幼热心事主,勤俭懂事,特蒙天主召叫,7岁便离开家乡踏上修道生涯。
教宗说:「『上主,我们的天主,祢富於慈爱宽仁。我无地自容,祢却慈悲宽仁。』这段与上主的对话在四旬期内将对我们助益良多。我们在这对话中要自我检讨,并恳求上主的宽恕。
福音篇章中充满了这种爱:成年人和孩童,博学者和愚昧者,富人和穷人,义人和罪人,他们在基督心中都受到欢迎。尽管我们不总是能互相理解,但还是要彼此相爱;我们未必总是合得来,但就是在那里能看到基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