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副主教提醒教友,一切都是主人所拥有,我们只是他的代理人;时间是短暂的,趁着还有宽限,赶快为自己的错做补救,明爱的工作,就是联同大家为世界做点补赎,免待宽限期过后便难以补救。
君王赦免了欠他一万塔冷通的仆人,而这仆人却不宽恕个欠他一百德纳的同伴,最后主人把仆人交给了刑役。教宗回忆起一位神父的经历。
这就是福音比喻中长子的作为,教宗解释:“在那个时刻,那个长子不了解爱,在他的脑海中,显现更多的是主人的面容而非慈父的面容。
教宗以省思玛窦福音里“塔冷通的比喻”中要出远门的主人的内容(参阅玛二十五14)开始他的讲道。他说:“天主就如同那个要出远门的人,把他的财产托付给他的仆人。
教宗表示,这正是福音中宴席的比喻的意义:当受邀的宾客一个个找借口婉拒赴宴时,主人勃然大怒,对仆人说:你们去十字路口,把所有的人带来宴席。这所有的人当中,有老有少、有富贵有贫穷、有善人有恶人。
如果以前的人总是习惯在亲近天主时有点畏缩,在接近这个迷人又惊人的奥秘时带些惊恐,在敬拜天主时卑躬屈膝,如同奴仆不愿对主人失敬一般,那么,基督徒反而怀著信任之情,大胆地称天主为『父亲』」。
最后,教宗说:“有时,我们人类认为我们是这世界一切的主人,或者恰恰相反,我们失去了所有的自身价值。祈祷帮助我们在与天主、我们的天父及所有受造物的关系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权力虽然是建基于圣秩圣事,但在执行时,应要在圣堂主任司铎的默许下,并怀着谦逊态度,作为天主圣言的仆人而非主人。
但他做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按照当时的惯例,是奴隶才给主人洗脚。然后,耶稣,以一个触动人心的姿态,也洗了出卖他的叛徒的脚。耶稣就是这样,他给我们的教导很简单:在你们中间,你们必须彼此洗脚。
《约伯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约伯的生平事迹,那是一个遥远而又让人永世难忘的时代,一位贤者成为了传说,他的克服苦难的精神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