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时,教宗在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向欢送他的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新任总理内塔尼亚胡、政教要人、以及各界代表留下离别赠言说:“不要再流血!不要再交战!不要再彼此冲突!不要再有恐怖暴力行为!
考古学家西里亚科斯(CyriacusofAncona)在日志中写道,这尊塑像于1433年保存在罗马的科隆纳宫。
在耶稣会被驱逐离开阿根廷的那段时期,她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其它地区推广依纳爵神操,开设灵修中心,帮助人们认识天主。在该国,不仅老百姓,连开国元老都亲切地叫她「母亲」(mamma)。
兰詹·卡马特(RanjanKamath)在加尔各答的圣方济各.沙勿略中学和大学学习达十七年之久,他制作的七十五分钟纪录片《坦维尔见闻录》,最近在加尔各答的歌德剧院放映。
他列举出上个世纪几位信仰的伟大见证:朋谔斐尔、埃迪特·施泰因和利希腾贝格,他们因反对不将天主放在眼里的暴政而付出生命代价。
龙湾堂区沧河天主堂的主保圣人是圣文森特·保禄(St.VincentdePaul,中文亦译圣味增爵)。
我曾祖父的父母亲泰特和诺琳·顾泽(TadandNoreenGuzie)曾多年在牧灵研究院的夏季班授课,他们一定认识怀德海夫妇。”
非常巧合的是,最近我读到一则报道:法国的圣女伯尔纳德·苏毕胡,35岁逝世,1879年安逝。时隔127年,她的遗体竟像圣沙勿略的遗体那样,也没有腐朽,依然栩栩如生。
这所由耶稣会负责管理的修院位於意大利南部,依照圣依纳爵的教育方针培育修生。教宗表明,修生们应具备分辨能力,不躲在僵硬规则或理想化的自由背後;同时应远离不得不做的思维,从而发现天主对我们的伟大梦想。
1808年5月8日,圣嘉诺撒玛大肋纳在意大利维罗纳创立了嘉诺撒仁爱女修会。她对天主充满热诚,渴望把全世界的人都燃烧起来。这一宏愿,终于在1860年由她的追随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