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内十分宽敞,分为五殿,十六世纪装修的天花板异彩辉煌,哥斯玛特斯克式地板华丽考究,主殿每个柱子间的大壁龛内是使徒们的塑像,教堂内有数不胜数的珍贵艺术作品,墙壁上的哥特式圣体柜由迪斯特凡制作于十四世纪,柜中安放着圣伯多禄和圣保禄的雕像及颅骨
骆驼山的朝圣王家,到他爷爷这一辈是哥三个。爷爷王福友为长,热心教友,又有文化,长期在宣化总堂服务,并在那里逝世。他们家有三柜子圣书,都是他爷爷手里积攒下来的,可惜文革中全被造反派抄走。
只有她的三哥比较顽固,但就在前不久,郭姨一直在劝说:天主存不存在你最清楚,咱妈已经给你祈祷了35年了,该回头了。没想到,他竟然醒悟了,如今也已进教堂了。愿主恩与其全家同行!
一个教外母亲问我:哥,我说话我娃不听,为啥却听你们神父的?我还未说话,孩子就说:那不一样,神父和我是‘这个’,他做了一个哥们儿手势。
(哥3:14-17)慈爱的天父,请教我们在家人身上看到耶稣,尤其是在他们的痛苦中看到祂。愿耶稣的圣心使我们的心像祂一样谦卑和感恩,请帮助我们以圣洁的方式履行家庭职责。
前几天,我和弟弟晓军通电话,询问起家族里老人们的情况,弟弟说,爸爸给他说:“我可能见不到你晓平哥回家了”。真的,我们互相见不到了。回顾爸爸的一生,他身上最大的特征就是热爱圣教会,对天主无比真诚。
首次提到都灵裹尸布的文字记录可追溯到14世纪,当时一名法国骑士据说在利雷得到这块裹尸布。记录显示都灵裹尸布在1578年之前曾多次易手。这一年,裹尸布被保存在都灵的圣约翰大教堂,直到现在。
因此,教宗建议我们像首批殉道者和圣女则济利亚那样,随身携带一本福音。每天阅读一小段福音,可以让耶稣的话深入心灵,使信德更加坚固。教宗说:我建议你们携带一本小福音书,可以放在口袋或手提包里的那种。
尼基奥神父基金会主席安杰洛∙巴扎里蒙席和该中心灵修辅导司铎斯基亚武利神父与教宗共祭。 教宗在行濯足礼前,作了一很简短讲道。
事实上,从1914年底开始,圣座就已经关注伤者和战俘的命运,帕切利蒙席(未来的庇护十二世)受命采取协助服务的路线,在战争期间处理了大约60万份信件,帮助4万人重返祖国,向家属提供了5万份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