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则,地狱永罚并不是天主把人推下去的,而是人自己“明知故犯”天主的法律———基督爱的诫命。人拒绝爱,拒绝天主,自己和天主的爱隔绝,这种情况就是地狱永火之苦。
这句话并不是毁灭之火,而是圣神的火、信仰的火、悔改的火!这让我想到一种自然现象:森林中的野火。看似毁灭,但实际上,有些树种(如澳洲的尤加利树)必须经过火的烧灼,种子才会破壳发芽。
“如果没有主的爱,我的生命早已不存在,如果没有主的恩典,就没有我盼望的今天。”歌词写得太好了,像给我写的一样。
谁愿渗在基督的爱里?谁愿藉着光明的反映,发扬他特具的天才,贡献人类以伟大的效果?请铭刻这个方程在你的脑中,时时要推求这方程的答案,就是:我+基督=?——冰心《我+基督=?》
这一切不是为了吓唬我们,而是激发我们爱德中的警醒。二、《天主教教理》的启发:基督再来的信德态度《教理》第1040条指出:“在万民面前的最后审判,将公开天主对每人生活的正义和慈爱。”
灾难永远在我们猝不及防的时候当头砸下,你无从躲避,无能怯惧,心胆俱碎,招架无力。我们惟一能做的,只不过在还来得及的时候,小心呵护手中的珍宝,一刻也不要放松。
信仰好像是黑房子里的“灯”,它虽不能“改变”客观事实,却能帮助母亲看清事实,使她遇到困难而不气馁,受苦受难而不畏缩。我常听人说母亲对子女的爱是百分之百的,而儿女对母亲的爱却总要打折扣。
我觉得不同于外教人的好行为,由心而发的爱的善举,会让福传产生潜移默化的力量。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深切感受到福传需要我们切实的行动。
念经前,教宗说,在玛利亚的慈母注视下,我们每个人将自己的焦虑和痛苦托付于圣母。
教宗方济各在颂念三钟经活动中强调,上主邀请我们躲避那更看重形式而非实质的危险,而应对最需要帮助的人行爱德。他也提到在斯洛伐克册封为真福的贞女和殉道者安娜·科莱萨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