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也这样说‘你们的父,在你们求他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什么。’(玛6:8)他还说:‘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
教宗表示,耶稣注意到人的基本需求。这个事件由一个具体事实引起,那就是众人饿了,耶稣叫祂的门徒们想办法,好能让这些人吃饱。这是具体的事实。
灵修,就是不断练习远离使人迷恋尘寰、淡忘天主的一切人地事物而进一步走近天主,常像天主那样去爱,并千方百计尽力设法帮助他人排除干扰,亲近天主,活出慈善、仁爱、怜悯、宽恕。
绝不是仅凭美丽(可能是虚假的)广告,来搞推销使人上当受骗吧!“无神论是有神论造成的”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和警醒!
但什么是“天主的圣名”?当我们呼号天主的圣名时,在我们的脑海中看见那旷野中燃烧着却不被烧毁的荆棘丛的梅瑟的景象。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宛如福音事迹的预言:《智慧篇》描述恶人打算如何陷害义人;《若望福音》记载犹太人图谋杀害耶稣(参阅:智二1、12-22;若七1-2、10、25-30)。
教宗首先表示:“祈祷的人从来也不会弃这个世界于不顾,如果在人的祈祷中不聚集人类的喜乐和悲伤、希望和焦虑,那么,祈祷就会变成个人精神生活的‘装饰品’。
中国古代的伏羲的“太极阴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自然归一”,屈原的“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星辰安陈?”……都是对神奇天地的深邃思考和执着探索。
照顾最弱小者教宗首先回顾了耶稣圣心护理病人修女会的历史,提到这个修会的三位创会人,玛利亚·安古迪亚斯·吉梅内斯(MariaAngustiasGimenez)修女、可敬者玛利亚·约瑟法·雷西奥(MariaJosefaRecio
根据《天主教教理》,死亡之际,人将面临个人审判,即依据他是否接受或拒绝天主的恩宠而受到评判。然而,救恩并不局限于那些正式认识基督的人。梵二大公会议指出,凡是遵循良知、真诚寻求天主的人,也能获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