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由得又想起书院纪录片中记录的一个老人和一个妇女,老人知道自己在世不久将要回到天主的怀抱,便从很远的地方回到书院,希望自己在书院这片普通的地方回归父家;那位妇女则是在她有了身孕之后,在孩子快要降临之际来到书院,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山坳里开始它人生的旅程
其实每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上都不容易,你我也常碰到许多不如意和挫折。鼓励是一件很棒的能量,会给人带来活力,人人都需要被鼓励,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鼓励自己与他人一下,让我们常站在还不错的角度,去面对困难。
总之,上主始终在人生的每个时节不停地召叫人们分担他的使命、在铎职和献身生活内为教会服务。
过了约两三分钟,出来了一位年轻神父(穿着带有小白领的短袖),穿着很精神,人也很帅气,见我在那儿,就问我道,“刚才是你敲门吗?”我说,“是的,神父。
后周时代有个名叫道丕的修行者,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着出世的大志,七岁就出家修行。19岁那年,皇上转移到洛阳,长安发生战争,他带着母亲到华山避难,在山洞穴居。
信仰是人生的信念、支柱、目标、准则、意志和创造力。没有信仰的人,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希望、信念、准则目标,没有意志和创造力,生命对他们来说只是时间的流逝和谋求生理需要的满足,是没有价值的。
来自西安道安寺的住持方丈宽严法师带着他的弟子们应邀前来祝贺圣诞节快乐。法师从印度德肋撒姆姆的事迹引申到什么是爱,鼓励教友们要爱人,爱教会,爱圣母,爱天主;他的弟子们献唱了一首优美动听的圣母颂!
浙江台州教区起于1865(清同治四年),时台州人张基才、王先德到宁波向傅道安神父(浙江衢州人,1823-1885)学习天主教道理。1867年,傅道安神父来台州开教。
在这重要事件来临之前,新慕道团的2万5千多名欧洲青年于5月底聚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举行圣召聚会。聚会期间,他们在德国城市的街道上做福传工作:唱歌,宣扬基督,邀请年轻人去马德里与教宗相会。
“这不公平,”在沮丧的回家途中,他嘀咕道,“天主啊,我一向对你忠诚,把我的时间和金钱都奉献给你,可是现在,你看……”半年后,抗日战争胜利,中国那所孤儿院的院长——一位美国传教士,回美国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