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真正接受福音时,福音的喜乐便在我们内产生跟随的动力,促成一个真正和专有的从我们自己出来,而让我们朝向与上主和生命的满全行走。走出我们自己是一种我们必须经常检讨的灵修生活的态度。
神父及传道员通过圣经及信仰见证使教友们反省信仰、善度四旬期、更新自己。为期5天的下会,每天3次分享、参与人数达300人左右。
女摄影师ToniGreave的作品《RadicalLove》是一个展现信仰的力量的摄影项目,描述修道院中修女们互助互爱,虔诚信仰的生活,也是Toni最受好评的作品之一,在这个摄影故事中,年龄最小的修女仅
在孙辈中,外公与我最亲,因为我能和他讨论信仰的问题,能够理解他一些事情的做法。在早几年,他就给舅舅们交代过,他的后事交给我和妗子操办。外公1934年出生于教友家庭,自幼领洗,圣名保禄。
基督信仰即诞生於此。基督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不是一套哲学体系;它是始於一个事件的信德旅程,耶稣的首批门徒们为此作了见证。
教宗方济各在《祂爱了我们》这份通谕中,用极为温柔、充满牧灵气息的笔触,再次把全教会带回信仰的核心──那颗被刺透、仍不断爱的耶稣圣心。
教宗表示:信仰团体的姿态、言语及行为应常常留意人,留意儿童,这很重要。儿童在这些情况中受苦最大。
原来我们不少的基督徒,甚至一些要信基督的人士,知道基督所建立的,是一种爱和宽恕的宗教,所以很多人认为信仰基督,是有益无害的。不过,信了基督以后,是不是实践基督的教训,遵守作基督应守规诫呢?
在我们的信仰旅程上也同样,知道并感觉到天主爱我们,而且也不怕爱天主是件重要的事。换句话说,信仰是由口和心宣认的,也由话语和爱宣认。 福音的真理与世俗观念背道而驰,天主的选择不是依照人的准则。
他给玻尔的信中说:“在任何科学面前,一开始都存在有信仰。对我来说,这是对所有发生的事都完全遵守自然规律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