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三位为了孩子,为了爱,跪伏在天父的圣像前,虔诚地诵读着经文,虽然语句不通顺,却能感受到她们内心的渴求,渴求能找到全全交托和依赖的神,排忧解难的神……她们迫切的状态使我想起“信德”曾出版过的挂历上的一句话
从1642年传入到现在,天主教在乐山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天主教曾修建教堂,设置医院,兴办学校,成立慈善机构服务社会大众。
只有当祂对我们说曾对亚巴郎说过的--'你当在我面前行走,作个成全的人',那才是最正确的话。你当我面前行走、作个成全人。
耶稣基督曾非常明确地告诫我们:人纵然赚得全世界而失了自己的灵魂,为他有什么益处?(玛16:26)所以我们都该把荣主救灵当做人生的头等大事,万事之先都要考虑主的诫命和灵魂大益。
曾有过的浪迹天涯抛尸千里之外也无所谓的想法是多么地幼稚啊!经历了多年的漂泊与劳碌,如今的我感到了一身疲惫,一心不安。若能安息于此,不就如回归妈妈的怀抱,梦想的摇篮吗?
婆婆曾含泪劝她留下孩子,改嫁别人,但她拒绝了。她说,这是她和丈夫唯一的血脉,决不放弃。儿子已经这样了,自己就是走到哪里,心里也放不下。再说,改嫁别人,人家也不会疼惜孩子,时间长了,反而会嫌弃的。
教宗于是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友问道:在信仰路途中,我们中有谁不曾经历过不安、迷失、甚至怀疑呢?教宗继续说: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包括我在内。这是信仰旅程中的一部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我曾含着泪水问他:爸爸,井边那么滑,你就不怕掉到井里吗?他很坦然地告诉我:一切信靠天主吧,我们的生命和生活都在天主的掌握中。
希伯来书第13章中写到,你们应该纪念那些曾给你们讲过天主的道理,作过你们领袖的人,默想他们的生死,好效法他们的信德(希13:7)。对先祖的追忆促使我们效法他们的信德。
位于香港岛薄扶林的伯达尼修院于一八七五年兴建,曾接待约六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