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样东西是屋子里必不可缺的,那就是:一个苦像,木架铜像的那种,座式的,安放在写字台的中央;一串念珠,木质的那种,简单朴素,常常带在身上;一本圣经,思高版的,大本的———字大,看起来不费眼,就放在枕边,
她就苦求天主相帮,并召集广大教友说“我们是天主的儿女,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坚决把教堂修好。”于是她带头将儿女们供养的度日粮、养老金全部奉献给修堂之用。
当圣方济在平原上路遇麻风病人时,他开始意识到基督以癞病人的形象显示给他,他在癞病人身上看到了受苦的基督,体验到基督为我们所受的苦,于是曾经对癞病人嗤之以鼻的他,热情地拥抱、深情地口亲了癞病人。
教宗聆听了两位乌干达青年的感人见证後,选择放下讲稿,改为即席讲话,亲切地与青年谈论苦难的主题,指出对耶稣的信仰能化苦难为希望。少女温妮一出生就感染艾滋病,少年埃马努埃尔曾被解放部队的民兵拐骗当儿童兵。
为此,我们必须走上前去陪伴他们,感受那隐而不见、悄然无声,却令他们内心悲痛欲绝的苦楚,与他们同苦同忧。」
无论是卧床不起的病人,还是被关进监牢的人,或者是那些陷入战争的人,我要对你们说:请你们注视十字苦像!天主与你们在一起,祂同你们一起待在十字架上;祂为众人奉献自己,作为我们众人的救主。
教宗提到,无玷圣母献主会在今年慈悲禧年庆祝创会200周年,它的诞生恰恰与慈悲密不可分,这是年轻的马则诺在一个圣周五於耶稣苦像前所体验到的慈悲。
过了一段时间我翻开了圣经,《德训篇》38:16-24节里的文字深深的感动了我:我儿,对死者,你应该流泪痛哭,有如受重苦的人开始痛哭……你要按死者的身份,追悼一天或两天,以后便要节哀
教会历来要求信友不但要善尽孝道,为自己的父母先祖祈祷、奉献弥撒,祈求天主使他们得到宽恕,而且也要为那些无人纪念的亡者、包括一总炼狱的灵魂祈祷、行善功、得大赦、作补赎等等,使他们早日脱离炼苦。
在他的劳碌中,仍遭到嫉妒和流言蜚语的攻击,迫使他离开了他所创立也使他受了很多苦的修会。新真福曾说,十字架是走向天堂的重要道路。他在沉默中服从,53岁时请求加入加布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