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反驳我说:“这有什么难的,我们除了求天主外,再加上有上万名甚至几十万名教友来捐款,把塌了的教堂,这么说,我不好再说什么,但我总觉得问题不会这么简单。
教宗在讲道中向他们,甚至向眼前35万青年们说:“上主要求你们做这个新时代的先知,做他的爱的使者,有能力吸引人们走向天父,也有能力为人类建立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它要求我们“以敞开的心聆听”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因为如果拿自己的信念做交易,就不会有真正的兄弟情谊”。“我们都是出自同一个父亲的兄弟。我们虽然各有不同的文化和传统,但我们众人是兄弟。
他说:“东方教会部在请求教宗并得到批准之后,会同国际明爱会和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为东方礼天主教会设立了一个紧急基金,以应对疫情大流行的紧急状况。
教宗于是邀请眼前每位朝圣人士祈祷,求上主帮助每个人找到这个圣德,让天主来爱我们。这便是每个人的圣召,也是每个人的真正得救。
例如,在《哀歌》一书中,我们读到:“婴儿的舌头,干渴得紧贴上颚;幼童饥饿求食,却无人分给他们”(4:4);先知纳鸿回顾了诺阿孟和尼尼微古城的遭遇,写道:“甚至她的婴儿也在各街头被摔死”(3:10)。
同时也恳请大家为若瑟祈祷,求天主使他早升天国,与诸圣团聚!
教宗说:“鉴于世界主教会议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它要求我们成为“宽大的人”,在思想、心胸、视野上有远大的襟怀,因为要面对的是‘重大’而棘手的问题,它们的情况广泛且普遍。”
它们刺激我们,并要求我们表明立场:这事件中我在什么位置?让我们从最著名的比喻开始:这个我们所有人或许自儿时就记得的:“父亲与两个儿子”的比喻(路15:1-3,11-32)。
因圣召不足导致牧灵工作的压力愈来愈大,而教友的信仰生活也日渐低落,于是,教宗保禄六世在一九六四年把“善牧主日”钦定为“国际圣召祈祷日”,或“圣召节”,目的是邀请并提醒全球教友关注圣召,为圣召祈祷,求天主打发更多工人来收割祂的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