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竟然是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大学生组织的,就难免让人啼笑皆非了。又文化是潜移默化的,公共场所的表达其实主要是向政府喊话的,把公共场所表达用于文化传播,真的有用吗?靠示威、胁迫能改变一个人的信仰吗?
重要的是,应该本着同一个家庭的态度来行一切事,接纳他人,尊重互相间的差异,因为差异可以为所有的人带来富饶。每当人们谦逊、开放地互相聆听时,大家的共同价值观和渴望便会浮现出来。
(玛16:26)千万不能只顾为可朽坏的躯体涂脂抹粉、穿金戴银,却将心灵品德的修养、信望爱敬的成长,视作可有可无不痛不痒毫无兴趣的事。
有一颗世俗之心的人,可以上圣堂,可以祈祷,可以做很多事。但是,耶稣在最後晚餐向天父祈祷时,祂祈求的是什麽呢?‘父啊,请保全这些门徒,不要使他们陷入世界中,陷入俗化中’。
自杀式恐怖分子可以是一个普通人,他只要带着炸弹就可与其他人同归於尽。他可以去人多的地方,去清真寺、教堂或商场,人越多越高兴。我们处在一个疯狂的境况中!
一九六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圣父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宣封她为可敬礼的。她最杰出的传教贡献莫过于创建了宗座信仰传播善会(一八二二年五月三日)、推动了活玫瑰经运动(一八二六年)。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想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修建一座可容纳几千人的大堂谈何容易。首当其冲的是资金问题。
说来也巧,那些大富大贵、腰缠万贯的股民,本来已经家道富有了,那么有钱了,可他们在炒股时总是盈多亏少,并且那些打新股中签的股民,也往往非他们莫属。
神父说:你回去吧,明天让你的家人来找我……病人走后,老杨叔问神父为什么没有写药方而是让家里人来,神父告诉:这个病人已经无药可救了。只能安排后事了。他看上去不像是有大病呀!
百思不解,请教神父,神父说:经上写着当爱你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5:44),你可以为他们祈祷,求天主让他们像保禄那样放下屠刀,幡然悔悟,上主还说:复仇是我的事,我必报复(罗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