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主教早前委托院方把废弃十三年的「培质院」学生宿舍活化,经院方「改头换面」后登场成为服务穷人的芳疗馆,因此馆内看不到富丽堂皇的气派,而是朴质平淡的气色。
多年来这些隐修女们不仅善度默观祈祷生活,还为穷人举行弥撒圣祭,突显了信仰的两大特点:发现天主圣言的美好、与没有吃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粮。
他谴责现行经济体制使强者的规则占优先地位,指出忘记穷人的基督信徒团体注定会瓦解。教宗提到,教会照顾的弱势人群中包括无自卫能力的将出生的婴儿和所有无辜的人。
不幸的是,它在日益蔓延,涉及每个国家,包括较为发达的国家,触及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每个人,例如:妇女、少女、儿童、残疾人、穷人,以及遭遇家庭变故和社会动荡的人。
第二点,扩大教会的界限:我们不应该只局限于自己,而要走向他人,走向穷人。第三点,在小团体中一同祈祷。教会是一个大团体,但是我们也应该找到更多与他人分享的方式。最后一点,基督信徒之间的修和。
他将片子中感触最深的两幅镜头分享给我:镜头一:印度德肋撒修女有一天外出归来,在加尔各答的街头看见一个印度穷人斜躺在马路边。
代表着我们天主教会“仁爱胜于祭献,穷人就是基督”的传承和精神。滦平县刘宝才神父介绍说,此次活动中受助群众部分信仰和民族,既有教内外个人,也有满、汉、蒙、回四个民族的受助家庭,地域较为广大。
此外提供了德肋撒修女的一些信件和有关她灵修生活的文件,一些信件中,德肋撒修女谈了她如何明白自己在印度与穷人一起的圣召,以及她形容为“天主沉默”时刻的心灵干枯和痛苦的经验。
当时,有许多的穷人必须在有钱人家里帮助下生活,而被迫离家寄宿在主人家里,在MotheringSunday这一天,主人们会给他们放假,并鼓励他们返家与妈妈团聚。
爱,要先变成穷人1952年,德肋撒修女在街头偶遇一个奄奄一息的被遗弃的老妇人,老鼠和蚂蚁正肆无忌惮地咬噬着老妇人的身体。她带老妇人去医院,可医院不肯收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