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强调了天主的怜悯和谦卑,“祂将自己战胜死亡的生命赐予我们”。当天的福音叙述耶稣使纳因城寡妇的独子复活的事迹(参阅:路七11-17)。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有了生命起便沉浸在了恩惠的海洋里。父母的爱,老师的启蒙,同事的帮助,他人的爱戴,社会的关怀。在我们事业上的任何一项成功,又怎能离开他们的鼓励,信任,支持,赏识、爱护呢?
明日如何完全在乎你们如何度今日的青春生命。所以你们不要让生命虚度,不要浪费光阴,但要以兴奋和喜悦的心情、尤其以责任感来生活。我派给你们一项重大的使命,去向那些迷途的同辈青年传播福音,作青年的使徒。
但在追求中的奔忙挣扎,很多的时候不仅没有给人带来平安,还造成了人际间很多的伤害和困扰,况且,人最终将在必然中连自己的生命都将失去,又何谈在生命中获得平安享受幸福。
把最好的青春,最旺盛生命留在了高墙之内。满腔爱主、爱人的热情被无情压抑了,整整十年牢狱,无辜受累,身心是何等的痛苦,何等的煎熬!
事实也确是如此,欲望之与人真可谓是如影随形,无法消除,直到生命终止,欲望才能烟消雾散。
从医院牧民服务中,我学会了如何去聆听及陪伴病人,总觉得生命是需要互相支持和彼此丰富的。要做好牧民服务作,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家人及朋友的支持也是动力的来源。说到底这一切其实都有赖祈祷的效力。
这场会议由圣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举办。教宗说:“青年应负有责任、参与对话、活动安排及决策。需要让他们感到是教会生活积极和正式的成员,他们尤其是向自己同龄人传福音的最早宣讲者。”
修女们也在“玛利亚·普桑潘(MariePoussepin)学校”服务,在那里,不仅教孩子们读书写字,还教他们要珍惜生命、尊严与和平。
生命(诞生)的恩赐,为我们每次都是奥妙的;但当我们体会到玛利亚所生的儿子,就是每个生命的泉源,亦滋养着每个生命,就更觉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