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会对年轻人非常重视,无论在世界上何处,均效法鲍思高神父关心年轻人的教育,愿意所有青年有正面积极的人生观,从真善美中看世界,把人性最好的价值发展起来。青年有无限潜力,其中最大的是爱。
当然,目前在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世界,基督信徒仅是极少数。
我读到过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个11岁的小学生,坐在戴尔·泰勒牧师面前,将玛窦福音第五章有几万字的全文,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其中有主耶稣基督的教导,“你们不要在地上积聚财富,你们要把财富积聚在天上。
他说,注视天主的慈悲和那些需要慈悲的弟兄姐妹,意味着注重福音的实质内容:耶稣基督,天主降生成人的慈悲。慈悲禧年是一个绝佳时机,使教会能学习唯独选择天主更喜爱的事。
教宗在信函中强调,「牧者们应当鼓励、陪伴并激励平信徒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中保持活泼的望德和信德」,在社会上为福音作见证。
这话是确实的,值得完全接纳:就是基督耶稣到世界上来,是为拯救罪人;而我就是其中的魁首。(弟前一12-16)教宗特别强调这段福音中所使用的动词和语态。我蒙受了怜悯(13节)。
当天的福音把我们带回到加尔瓦略山(若十九25-27)。除了若望和几位妇女外,门徒们都逃走了。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站在十字架旁,暴露在众人的审视和评论之下:那个就是犯人的母亲!那个就是反动分子的母亲!
当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我们说的还有基督徒团体、一个堂区和一个教区堵上了耳朵,对上主的话语充耳不闻时,就会去寻找其它的声音,其他的主,最终投奔偶像,世界、世俗和社会提供的偶像。
(玛廿五35)教宗说:「今天,世界上有许多人试图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受到基督的温柔、怜悯、慈爱与接纳。当妳们为那些有需要的人做天主温柔的工具时,妳们就在为他们提供妳们见证的宝贵礼物。
丝卡拉菲亚是《罗马观察报》旗下女性杂志《女人.教会.世界》月刊的编辑,亦是该报的编辑顾问。她在八月九日为日报撰写一篇社论,题为「媒体与侵犯:对釐清的一个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