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去年5月20日第4版引用一个报花——“祈祷的手”,有的读者可能不太在意,殊不知它蕴含着一段感人肺腑的爱的佳话,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皆驰名于世。
感谢天主我结识了我的代父和蔼的脸庞使我想起耶稣八十岁了依然脚步匆匆令花甲的我自叹不如那是我的代父每周总送我一份“信德”他说,正好订了两份一年过去了,一天在圣物组,却看到老人买了两份报纸那是我的代父圣诞节
教宗首先表示,“我们的天主是惊奇的天主”,为进入天国,我们需要“如同孩子们那样地单纯,懂得接受惊喜”。对此,教宗强调在世界上迫切需要推广一种“儿童文化”、“看到成长的惊喜文化”。
主日福音记述了耶稣在葛法翁犹太会堂驱魔的事迹:当时在场的人都对耶稣的言行感到惊奇,「因为祂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似的」(谷一22),显示祂是天主所派遣的,不该将自己的教导奠基於先前的传统上。
回首女儿走过的路,王梦婷的妈妈李玛丽感慨地说:感谢天主对我一家人的呵护,特别是在女儿的成长路上的指引和赐福,正如圣经所言:天主常在自己的圣所内居住,是孤儿的慈父,是寡妇的保护。
“奇光灿烂,异星当天……”美妙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我出生的那个小村子的上空。兴高采烈的教友们簇拥着神父迎接圣婴,孩子们走在最前面,一张张小脸儿仿佛是红艳艳的花朵。
问:在您的训导中,经常提到电影:有时会听到您提及这部或那部电影。这种与电影的特殊关系从何而来?答:我的电影文化首先要归功于我的父母,我小的时候经常去家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
教宗的要理讲授继续以教会为主题,这一次他谈了教会的可见体与精神体的关系。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更重要。在教会内是如此:她不可见的神性比诸如堂区、团体、神职人员、信友、会士这些具体现实更重要。
(梵蒂冈新闻网)《我们的教宗》纪录片以历史图像、访谈、公开和私人的回忆的交错手法呈现豪尔赫·马里奥·贝尔格里奥的生命旅程和教宗牧职。
教宗在讲话中强调,在重病患者、他们的亲属和医护人员之间建立关怀和支持纽带极为重要。他鼓励与会的专家在治疗的每个阶段,包括姑息治疗的情况下,给予患者信任、希望和爱心,来进行对患者整个人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