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并遵照教廷国务卿伯多禄.帕罗林(PietroParolin)枢机的委托,额外于香港教区主教座堂的弥撒中奉献圣歌。
教堂的钟声响起来了,一首首圣歌传出。虔诚的教徒在作祈祷,为受难的耶稣、生活的人们,忠诚的圣歌再一次被吟唱,嘹亮的钟声再一次响起。
除了参与中英文弥撒、拜苦路、念玫瑰经外,教友们还进行了避静和圣诞圣歌演唱。上午举行的避静由马达钦神父主讲“迎接小耶稣的诞生”。姚景星、牛树青两位神父则听告解,并给老年教友施行终傅圣事。
唱起圣歌《草原儿女》、《达味王》,优美的旋律响彻圣殿。陆续赶来参加瞻礼弥撒的教友们也被这浓郁的节日气氛所感染,朝拜赞美好天主,盼望圣神降临心中。赞美会由传道员王丽君、邵海周主持。
由于我们上海徐汇大堂时常有外国教友来参与弥撒,所以在中文弥撒中,要经常穿插几首传统的拉丁圣歌,在平时的主日上,有小天使唱经班唱经,外国教友特别多,尤其是一到圣诞节,一曲拉丁圣歌《阿代斯旦》的嘹亮歌声,真是感人至深
刘丽君深知音乐在福传中的重要性,但是聚会点的教友很少有人会唱圣歌,她和刘铎商量办起了圣歌学习班,每周四下午都在教友家里教圣歌,这个活动持续了一年之久,她教会教友几十首圣歌,满足了教友侍主和福传的需要。
我借用天使唱的圣歌,他们在耶稣诞生之夜出现在白冷的牧人们面前。这首圣歌使天地合一,使赞颂与光荣上达高天,使平安的祝福降临大地。
这要归功于郎世宁,他的确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要归功于高水平的创作。下个月,这部纪录片将在各省级电视台播出,预计将有五亿观众收看。
酷似他的心上人芙纳蕾娜,他满怀激情地拾起一块木炭,想把这动人的瞬间永驻在画布上,他环顾四周,见到旁边有一只朝天的空桶,画家没加考虑,就跑过去把桶翻过来,在桶底上急速地画下这位多情而美丽的少妇,有人认为《椅中圣母》的创作灵感源于此
他对《英国广播公司》说:「当看到自己的创作时,我深受感动,并向天主报以感谢。」他续说:「如果我能从头活过,我仍会建造这座圣堂,但会更大。面积要大一倍吧。因为对我而言,这是信德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