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要尊重穷人的权利,要尊重环境。教宗强调说,在市场全球化面前,需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关怀全球化。教宗特别勉励道:个人权利得到保护的同时,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间体的权利、尤其是家庭的权利也要得到保障。
他们不遗余力地服事最弱小的人,扶助穷人、病患、老年人和外乡人。他们喜爱卑微和贫困者,成为无条件地爱天主的反映及尺度。
我把我的生命给了祢、为穷人服务、为要理效劳,四处工作。』主说:『但你还没把你的罪献给我。』」教宗指出,「当我们有能力向上主说:『主,这些是我的罪,不是别人的罪,而是我的罪。
当这事发生时,当穷人感到好似回到家里时,我们的基督徒友爱也会恢复生机。事实上,基督徒去会晤穷苦弱小者,并不是为了遵从一种思想纲领,而是因为主耶稣的言行告诉我们:大家都是弟兄姐妹。
这个问题是在耶稣告诉富贵少年去变卖一切施舍穷人後提出的。教宗方济各从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对话展开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说,耶稣并未正面回答门徒们的提问,祂不谈财富,而是许诺天国的遗产,其中还有迫害和十字架。
这些思想损害到穷人、遭排斥的人、无自卫能力的人以及那些尽管每日遭受打击却不失尊严的人。谈到福传,教宗强调:福传不是劝人改教,这样的想法是对福传的扭曲。
变卖你所有的,施舍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后来跟随我。
参加者李佩菱也指出,当年有机会亲身走进位于印度的仁爱之家,体验贫穷人的生活,使自己体会关社的重要。李佩菱现职明爱安老服务总主任,参与和平使者计划时刚入职六年,专责家庭服务的工作,时常接触有困难的家庭。
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修女,当一个穷人来求助时,我永不会拒绝他!他果真如此生活,一直到底!今天愿藉着一则小故事、一则真实的故事,让大家一窥陆神父慈爱如父的面貌。
父亲幼年时丧母,家境贫寒,也许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缘故,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