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圣周五也要为「全球疫情时期心神忧虑的人」祈祷,也就是在当前危机中「所有体尝苦果的人」:「愿天主父赐予病人健康,赐予医护人员力量,赐予家庭安慰,赐予所有罹难者救恩」。
同学们羡慕地看着我,院长高兴地时而嘱咐几句,他一般不进来陪拜苦路,而是在外面等待,但是这一次他也进来了。可是,就在安排举十字架队伍的时候,我被告知一个香港来的黄女士代替了我,我只能跟随在大队伍里走。
这次灾难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后才有所好转,但当时城市中尸骨遍地,惨不忍睹。此时,教会成为城市的拯救者,他们不仅为幸存者提供生活帮助,也将死者的尸骨收纳进教堂,希望能让更多的孤魂野鬼找到最终的归宿。
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她都每天进堂参与早弥撒,风雨无阻,十几年如一日。她经常对自己的儿女们说,我岁数越来越大了,能望一台(弥撒)就望一台。质朴的话语,流露出对信仰的无限热诚。
教宗的讲话紧扣著该善会的名称,也就是:进行会、公教和意大利。公教进行会的「进行」,意义在于「采取行动」。
我很想去,就请他顺便帮我领了两张子夜弥撒的进堂券。平安夜正逢周末,街上的车辆特别多,我们到了东郊民巷天主堂时门外围了很多人,由于经堂的容量有限,教会负责人在门口询问每个人的圣名,回答不好就不能进堂。
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去附近的堂区福传、作见证。她已引领5人加入了教会。然而,5年前的何永莉却完全是另一种境况:常年闹病,与丈夫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而且家里负债累累,是有名的穷户。
很多修道人听从基督的教导,在苦难中绽放出了圣德的鲜花,在荆棘中采摘到了馨香的玫瑰,在奉献中践行着主交托的神圣使命。
我挤进了圣堂,上了唱经楼,看到了郑瑞平神父和另外两个外地神父正在举行弥撒圣祭……下午3点钟,弥撒结束了。教友们带着满脸的喜悦,愉快地回家了。郑神父则在堂院与十几位会长交流工作。
教宗本笃十六世11月18日在他的书房窗前举行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教宗就该主日福音所描述的世界末日和基督第二次降临,向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表示,在暴力和灾难震动的世界中,基督是稳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