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旬期开端,即三月九日圣灰瞻礼,梵蒂冈将会出版教宗的学术新着《纳匝肋人耶稣》第二册,这本书目前正在翻译为英语等多种语言。
今天我将谈论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四枢德:节德。与其他三个德行一样,这个德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不仅仅属于基督徒。对希腊人而言,实践德行之目标就是幸福。
(玛窦福音5:16)四、小故事:天使手中的果实在一个宁静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名叫安娜的老妇人。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先点燃一支蜡烛,然后跪在家中简陋的祈祷角前,开始一天的祈祷与感恩。
四、为爱而爱:从个人虔敬到社会友爱的转化通谕最震撼的突破在于揭示:圣心敬礼的本质是社会性的。
教宗强调,主教蒙召向最贫困者宣讲喜讯(参阅:路四18),活出福音教导的贫穷,采取“一种简单、朴实、慷慨且体面的风格,其生活条件应与大多数信友的相类似”。
四、法郎的新命令问11:在收生婆没有执行命令之后,法郎采取了什么更极端的措施?答:他命令全体埃及人:凡是希伯来人生的男孩都要被丢进尼罗河中,女孩则可存活。
四、结语:梅瑟再三犹豫,天主再三肯定问11:梅瑟在本章最后又说了什么?答:梅瑟再次说自己是“笨口结舌的人”,怀疑法郎是否会听他的话。问12:这显示出什么样的信仰现实?
四、关于人民的响应问7:以色列子民如何回应梅瑟的呼吁?答:他们“甘心乐捐”,无论男女、富人或首长,都自愿献上财物与劳力(出35:20-29),显出他们对天主的敬爱与渴望参与圣工。
四、当代家庭的借鉴:教育是生命的见证从圣妇莫尼加的生命,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方面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①婚姻的榜样:夫妻关系的和谐与尊重,是孩子最深刻的教育。
11月3日至15日,正式召开九国会议,谴责日本。日本虽拒绝与会,却也不愿为难民区而得罪列强,再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