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思已亡瞻礼,我一连参加了几台弥撒,虔诚地跪在救主耶稣的祭台前,为自己已亡的父亲安多尼及所有已亡亲友恩人诸信者灵魂祈祷,求主因他救赎之功宽免炼苦早赐升天。
圣母玛利亚是历史人物,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人物,她在世上度过了和一般母亲相仿的生活,她受苦,受了比普通人更大的苦,她因天主的钟爱,永保圣洁与美善,天主赋予她一个特殊的使命,拣选她为人类的母亲。
我现在苦点累点难点,就当做补赎吧。我那时还小,还不懂这些话的含义。母亲每天辛苦劳作,早晚领着我们跪在耶稣圣心像前念经祈祷,待我们睡后,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们缝缝补补,做些手工活维持家用。
遇到美味的菜肴,便大开吃戒,事后又对“克己苦身,度好四旬期”的劝言黯然神伤。就这样整日沉迷于享受中,欠下了一笔笔待还的灵魂债。
2000年堂里垒院墙,他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做最苦最脏的重活,由于连续几天的疲劳战,不小心腰部扭伤了,大家劝他回家休养,他吃上止痛药马上返回工地。就连外村的教堂有工程,他都要组织教友开车去做义务工。
牢记着:纯粹无私的爱不是索取,不是在被爱者身上找寻自己的利益,而是设身处地地为所爱者着想,连续不断地包容、体贴,为所爱者分担扰苦、承担责任,慷慨豪爽地为其创造分施平安、喜乐及灵魂永生的价值。
主教在讲道中,希望大家在禧年里活出爱的基督徒精神,常祈祷,勤克苦,多行善功,不断播撒爱的种子,怀着希望对待身边的所有事情。
教会是『在世界的迫害与天主的安慰之中,继续着自己的旅程』,宣杨着主的苦架与死亡,以待其重来(参格前十一26)。
耶稣也特别注重这个层面,尽管他也遵守犹太的习惯,一年三次上耶路撒冷去(参路2:41;若2:13;7:14;12:12)。他强调要以心神,以真理来朝拜父(若4:23)。
所有的基督徒从这次与耶稣的相遇中有所体会,祂的话语使我们的心火热(路廿四:32),这复活的经验召唤我们更深的在基督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