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召的时刻关於蒙召的时刻,教宗引用《若望福音》指出,福音记载了门徒与耶稣相遇的确切时间,我们也要记得自己被基督的目光触动的时刻,因为倘若我们忘记这时刻,我们就会忘记自己的起源和根源;倘若我们失去这些基本的座标
即使她的圣子被钉在十字架上而受苦,她依然懂得陪伴门徒,重振他们的希望,让他们坚信复活基督是我们生命的中心,也是我们使命的源泉。
耶稣要传达给祂的门徒,并由宗徒传给我们的这一切真理,就是不断更加发掘那已揭示的奥迹。某些要点向来是教会信理和伦理训导的里程碑,从不改变。
不错,基督派遣祂的门徒在万民和各种文化中传教。
耶稣告诉门徒:让孩子到我跟前来(玛十九14),此项来自耶稣的邀请首先应在家庭内开始,然后走向教会,走向基督。
教宗向意大利从事社会服务的青年志工强调:“这条路不仅是基督的门徒遵循的,也是无数善心男女遵循的,他们是主张非暴力的勇敢见证”。
其实,我们基督的门徒,每天都是在走着朝圣之路,天国是一个终极目标。我们每日为了信仰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到达这个目标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走,一天一天地过来,要把每一天去做好。
教宗以福音中耶稣特别关怀儿童,特别是门徒们要让孩子远离时耶稣所表现出的对孩子们的特殊关怀指出,“我们由此看到了非洲教会的形象,在非洲各地都展示了对作弱小者的关怀,特别是尚未出生的”。
虽然自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及孔子去世都已有2000多年的时间,但是他们对于门徒的教导至今仍然适用。同时有很多学者指出,实践这些教导并非易事。
他解释说:「这句问候语表达出我们基督徒、耶稣门徒的喜乐,因为耶稣为了爱在十字架上献出生命,以摧毁罪过。祂复活了,并使我们成为天父的义子。我们欢欣喜悦,因为祂仍活著,而且今天并永远临在于我们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