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杂技艺术团的张子豪表演的杂技《雕塑》令人叹为观止。进德老年之家的老人魏素杰也来到了晚会现场并接受了主持人采访,她说:我来进德老年之家2个多月了,在这里我感觉到非常幸福。
慈善拍卖环节,更是大师云集,张龙印、施贞泉、颜默、马庆武、周勤良等10位爱心书画家、工艺美术家的作品,获得爱心人士们踊跃竞拍。大家关注支持弱小的行为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晚会筹款总计53万余元。
张贵香老师对我说:你有什么困难,可以祈祷,天主会帮助我们,会有奇迹发生的。那时,我修理奥林巴斯显微镜已经2个星期,因为配件已经停产,让我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我向天主祈祷,终于有了灵感,很快解决了问题。
河北衡水张双桥神父教会的福传需要众多的神长度奉献生活和教友们的参与,利用传媒与文字福传,将基督福音与中华道德相结合,奉献给众多的中华儿女。欲想改变堂区,必先改善自己。
提起《大公报》,人们更多想到的是张季鸾、王芸生、范长江、彭子冈等这些知名报人的名字,而作为《大公报》的开山鼻祖——英敛之其人其事却鲜为人知。
如河北省沧州教区李连贵主教(5月19-22日)、贵州贵阳教区肖泽江助理主教(5月25-29日),陕西西安教区党明彦主教、渭南教区同长平主教、山东张宪旺主教和万州教区的何泽清主教(6月2-5日)。
自此,每逢主日天,他就带着母亲穿过很深的泥沟,去离家很远的教堂参与弥撒,并在教堂教大家唱歌(父亲极富音乐天赋)。而且除了主日,每天都会在家与母亲一起热心祈祷,遇事完全信靠耶稣,并以信仰的眼光看待人事。
当时部队驻扎在山西洞儿沟,这里是一个大堂口,有神父时梁志忠偶尔也会去教堂参与弥撒,但只流于形式。解放后,五六年未回老家的梁志忠向领导请假探家,谁料这一回家,就再也没有返回部队。
1973年,马尾沟教堂(万盛教堂)随即被拆毁。教堂墙壁上镶嵌的77块碑石等文物,无人管理收藏,散落在院落各处。1979年,北京市政府决定修复利玛窦、汤若望与南怀仁的墓碑,在原利玛窦墓旁建立一个小墓园。
唐山张建林神父:最初看“信德”时有两句话吸引了我眼球——“信仰生活的园地,了解中国教会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