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恭读了《圣路加福音》第十章38-42节,这段简短却充满智慧的福音,将我们带到伯达尼的玛尔大和玛利亚家中,揭示了基督徒生命中行动与默观的深刻平衡。
每天晚上带领着父母、姐姐、二哥念早晚课和要理问答,一直念了两年。直到领洗后才知道,晚上不念早课。
哥哥离世后,父母执意留住贤惠的嫂子,他轻轻擦干眼中的泪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与自己的嫂子结为夫妻,一直恩爱,现在依然。
婚前越轨之例层出不穷,甚至有的不惜以伤害父母之心为代价爱的死去活来。这种超越听命范畴的婚姻隐含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也为本来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以享受为主的婚姻埋下祸根。
从年前抵达,到初五回家去看父母,前后陪伴服务老人近两周,感触良深。其实我与老人院接触已有半年时间了,半年前有个几个同学,想去老人院服务,于是就拉我入伙。他们问我愿不愿去,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
这也意味在在家庭里彼此关心,夫妻要彼此爱护,作为父母,他们要关心孩子,而孩子后来也要成为父母的看护者。这还意味着在真诚中生活,在友谊中生活,在尊重、信任中彼此看护。总之,一切都交托给人去看护。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这世上最不幸的人:父母早逝;成绩优异却被剥夺了上学的机会;正当花季就因先天性疾病做了大手术;最要命的是抑郁这个病魔攫住了我,给我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自卑的印记。
那些孩子失去了与父母同在这个与生俱来的权利,是这些悲痛事件最先的受害人。教会当前必要急务,是先制订一套足以准备和能够及时地支持夫妇、应付婚姻危机的牧民计划。
李:以前的婚姻大都是父母包办的,也由于人们思想纯朴,很少有离婚的现象。教友离婚现象增多,主要还是因为教友们的信仰素质不高,没有坚实的信仰基础。
居住在这里的阿尔巴尼亚人信奉天主教的不多,但艾格妮丝的父母不仅都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且热衷于在全世界传播天主教。艾格妮丝就是在浓郁的天主教生活氛围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