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印度独立五十五周年,一份在全国发行的英语杂志《瞭望》作了一项调查,选出德兰修女是自国家独立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汪晖被德日进的观念深深吸引了很多年,而且也是去年十月十九日在北京主办的「德日进与人类未来」哲学思想研讨会的主要组织者。这是首次在汉语界和中国大陆举行关于德日进整体思想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他的科学作品。
这个机构由加尔各答德肋撒仁爱传教会的修女们管理,专门负责照顾母亲与幼童。克拉耶夫斯基总主教20日上午到医院探望了这位妇女,她对总主教的探访感到非常高兴。
印度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今年被册封为圣人,她的言行举止在在彰显分享之美。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从不通过媒体自我炫耀,可她的爱却洒满了人生之路。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好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1992年的一天,德肋撒修女忽然来到教宗面前,请求祝福。其时,教宗正与一些年轻人谈心。他一面请德肋撒修女落座,一面对青年们解释,她就要去一个内战中的国家。
第一位是北非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游牧民族柏柏尔人中的传教士,法国籍的夏尔·德富科尔(CharlesdeFoucauld)神父,他生于一八五八年,死于一九一六年;第二位是意大利北部维罗纳省人,耶稣圣容女修会创会人玛利亚
露德护送病人联合会(Oftal)主席安杰利诺(PaoloAngelino)蒙席在近日发表的一份公告中如此表示。
教宗还说:俗世精神会如何评论德肋撒修女呢?它会说:‘真福德肋撒是一位善良的女性,她为别人做了许多好事……’。
圣德肋撒姆姆和若瑟·兰福德神父,德肋撒姆姆神父团体的共创会组,都发现了默想耶稣的饥渴的启发。关于这个主题,兰福德神父还特别写了一篇美丽的默想,虽然很多人认为那是德肋撒姆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