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的移民与难民事务处持续发表周报,旨在分享信息和提高意识,让人们知道陪伴脆弱者和流动团体的天主教单位在应对问题、解决方案和创举上如何付诸行动。
当前的处境让我们领悟到「我们人类的处境极为不稳定」。我们并非「自己命运的主宰者」;相反地,我们的生活彼此相关、紧密相连。这令人意识到「我们生命的基础在于这份相互关系」。
教会被派遣到世界上是为了聆听人类的呼号,它往往是沉默的呼声,有时被压制,被窒息。耶稣陪伴厄玛乌的门徒,使他们说出希望和失望,但祂不仅是一个好朋友,也是一个好医生,有时必须使用手术刀。
他在为信德年的要理讲授中谈了信仰的理智这一主题,强调信仰不但不反对科学,反而支持促进人类利益的科学研究活动。教宗又指出,赞同信仰,人的理性不会受伤害。 虽然如此,信仰同人的理性有何相干?
国际明爱会5月23日至28日在罗马举行第21届大会,主题是:“一个人类大家庭,一个共同家园”,从教宗方济各《愿祢受赞颂》通谕汲取灵感。
东京上智大学在教宗到访一周年之际举办线上研讨会,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移民与难民事务处副秘书长切尔尼枢机在会上发言。(梵蒂冈新闻网)在疫情后的世界中,青年应当成为塑造社会的中心角色。
新书强调,在饥饿问题未解决之前人类绝不得安宁。
教宗亲笔致函枢机的侄女、宗座拉特朗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帕尔马·斯格雷恰(PalmaSgreccia),向亡者家属致哀,并“怀着感恩之心缅怀亡者对教会的慷慨服务,尤其是他通过广泛的学术、培育和福传行动来捍卫人类生命重要价值的宝贵又辛勤的工作
维尔纳•阿伯教授的演说既是科技的﹐也是人文的﹐从一个对科学的认知点出发﹐即是:「科学至今无法适当答复所有人类问题﹐尤其是超自然领域的问题。」但是﹐宗教信仰却能予以答复。
圣座宗教交谈委员会和耆那教学院代表共同讨论了照顾大地,人类家园这一主题,旨在辨认出双方在哪些领域意见一致,好能以之作为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