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天主堂归还教会时,一切都要重新置办,全靠教友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蒲三娘将自己集存的钱为教堂买了大吊灯!当时虽然没有神父,但教友们仍然每个主日天都去集体念经祈祷,赞美天主。
他的居所与三原县辕门巷天主堂(现为主教府)只一墙之隔,祈祷参与弥撒都很方便,当他看到堂里有由笙笛胡琴等民乐组成的老乐队,便和会长教友商议组建西洋号队,在大家意见统一后,筹集资金购置了小号、长号、萨克斯及鼓钹等乐器
因他们居住的城区距海勃湾和公乌素天主堂均有几十里远,所以除了大瞻礼进堂望弥撒外,还特地邀请本堂神父每主日前来教友门市上送弥撒。
是年,远东第三大教堂——嘉兴天主堂开始动工。1921年7月,方豪神父入嘉兴初学院。1924年12月25日,刘克明神父逝世于嘉兴文生修院,葬嘉兴。
大概是在我七岁那年,搬到湖南耒阳天主堂大院租住。神父送给我们兄弟二人一些圣教会儿童要理图书,我们边翻看,妈妈边讲解。也是这时候,妈妈开始教我们念经。不久,我就和哥哥随着大人到教堂望弥撒、告解、领圣体。
我是在85年修道,是内蒙古神哲学院第一批修士,89年毕业后往西安修院进修两年,91年在宁夏银川天主堂由平凉教区马骥主教祝圣为神父。我家里兄弟姐妹九人,我是老八。
(谷10:45)我认识一位普通信友,施访梅女士,她生于一个传统的基督徒世家,自幼入徐家汇天主堂学习,接受天主教的教育。不幸的是,1949年她被迫离开徐家汇教堂,然而,跟随主的信念却始终未变。
他还为新建落成的天主堂亲手题写了“万有真原”的匾额。总之,天主教传入中国是经过几多周折、几多兴衰与艰难之后才兴起的。直到近代才成为中国公认的五大宗教之一,并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扎下了根。
在人们的记忆里,一提到藏族就会想到虔诚的藏传佛教,然而在澜沧江两岸、怒江上游以及金沙江流域偏远的藏族村落,蓦然间你会偶见山腰间矗立着十字架的天主堂,天主撒在藏区土壤里信仰的种子,在开枝散叶。
按照惯例,今年还是东门堂的黄堂长第一位汇报,同时他还代表沙头堂口,黄堂长分享了在十字架风波中,东门天主堂偕同其他堂口的教友们,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大家守斋祈祷,使教堂在这场风波中平稳地渡过,他表示,祈祷使教友们的信德更加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