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提出自己的新意说,“阅读这本书让我们联系到两个思想,即《愿祢受赞颂》通谕和教宗方济各在新通谕中论述人类兄弟情谊的主题”。
同时,也让我们为饱受疫情煎熬的人类大家庭祈祷!求主助佑人类早日战胜疫情,让我们重享健康平安!愿2021年为你和你的家庭带来健康与平安的祝福!
教宗指出,我们在《圣经》内的祈祷中看到个人和子民,以及我们人类的经历交织在一起,其中有获得释放、被流放和流亡,以及如同玛利亚与表姐依撒伯尔相遇时,唱出《赞主曲》的喜悦。
他说,很高兴来到这片被称为“恩典”和“人类遗产”的土地。
这婴孩揭示出天主与我们人类同在,并不止于一个地点或一座圣殿,而是我们人性的理实生活,并完全以这位父亲(天主圣父)子女的身份与我们同在。只有这种揭示,才能让我们复杂的经验(包括罪恶与死亡)变得合理。
这样就会丧失敏觉性,失去我们人类在圣神推动下的运作。教宗警告,如果"包容的修辞是每一个政治演说的标准公式",那么事实上"在通常共处的实践中",发生的情况则不同。
若望廿三的开幕词震荡在整个会场上:“人类必须面临的极严重的形势和问题不会改变;事实上,基督始终占据人类历史和生命的中心地位。”
为此,教宗恳求天父“宽恕人类对人类施加的暴行”,并且说:“天父,求祢垂怜我们!求祢安慰受害者和受苦者,求祢使犯下残酷暴行的人回心转意。”
天主教向来以实现人类和平为己任。主耶稣在《圣经》中教导我们:“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要称为天主的子女。”(玛5∶9)就是要求我们坚持正义持守仁爱,努力缔造一个和平与和谐的社会。
因为理性是上帝所创造并赋予人类的一种本性,而信仰则来自于上帝的启示,两者可以追溯到同一个真理源泉,因而不可能相互对立。毋宁说,理性与信仰二者都与谬误对立。哲学与神学之间永远不会产生任何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