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震中被震塌的主教座堂土耳其伊斯肯德伦(Iskenderun)处在这次地震的断层地带,因此受到的打击很严重,天主教的主教座堂也被震塌,但当地教会的团体却站在接待和救助灾民的第一线。
切愿藉着重视和鼓励,宁波当地门卫们会有一个提升,对更多的地方教会来说,也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期待着有一天,无论走到哪个教堂,都能受到门卫如沐春风般的接待,教堂历史的熏陶,成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当地居民都是天主教徒,但是那里却没有圣诞子夜弥撒,取而代之的是从当晚八时开始的两个小时教理讲授。约四百人参加当晚在简陋的木盖圣堂举行的活动。圣堂始建于一九二一年。
“作为牧人,我们要再度呼吁我们国内的信友在祈祷中记得圣地,到圣地朝圣,并慷慨地支持教会在当地的机构,推动带给圣地各民族和平与正义的行动。”
这里的教友太困难了,当地本堂神父太忙,一年才能去送一次弥撒,主日瞻礼,这里的教友都要前往外地堂口参与礼仪,没有正常的宗教生活,这里教友们的灵修生活十分贫乏。他们渴望神父,渴望圣言,渴望圣事,渴望弥撒。
教宗提醒圣座外交学员要做个牧人,在为圣座驻在各国的大使服务之先,先应该关心当地教会的牧人,同时推动与各国政府对话,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天主教特有的传统所要求的。
自一九五四年以后,当地的大修院纷纷关闭;南部的修院则一直开放至七五年南北越统一为止。河内修院于七一年重开,胡志明市圣若瑟大修院则于八六年重开。
在古代的思想脉络中“主显”一词的希腊文原意是:一位神出现,使人肉眼可以看见;或是一位被当作神崇拜的皇帝,到他王国的某一城市拜访,使当地的居民能看见他。
去年七月,教宗在意大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区的奥龙佐,会晤当地两个教区的四百位本堂神父时,有一位神父问教宗:在今天这个时代,神父是何许人也?一位神父为教会和为教友服务的最主要挑战是什么?
他在1993年的一次非洲之行中,当地人民的极度贫困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在父亲老盖茨的建议下,拿出9400万美元建立了慈善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