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选择了独身,就是渴求与基督结合,是爱最终的表达方式。它是一个奥迹需要我们默观天主的爱,并去挖掘欣赏它。天父对人的爱为的是让人爱更多的人,奉献自己的身、心、灵来见证天主在万有之上。
是为了求得财富与私利之平安,获神佛之保佑?还是建立起一种神圣的约束与敬畏?
“我告诉他们防治和抵抗艾滋病与宗教无关,而且是各宗教信仰团体全体信徒的共同责任;是印度整个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教宗勉励他们「满怀信心地划到深处去」,「学习耶稣如何接纳他人,与之建立关系,尤其是与自己不同的人,属於另一个文化、另一个世代的人」。
在场的君士坦丁堡大公宗主教巴尔多禄茂一世赞赏此举是「友爱的榜样」、「爱的重要举动」,也是天主教巴里-比通托总教区与「我们意大利和马耳他神圣总教区之间的拥抱」。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讲解了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勉励我们走近受苦者,与之同生死,共患难。教宗表示,并非经常出入天主圣殿的人就必然懂得爱近人。慈悲,那源自天主的慈悲,指的是心生怜悯,而非某种模糊的情感。
文件中有一个段落涉及青年与技术的关系。对某些人而言,技术丰富了我们的关系,对许多其他人而言,技术成为一种上瘾的形式,替代了人际关系,甚至人与天主的关系。很明显,全世界的青年都在急迫地消费多媒体产品。
天主不是因为我们做了正义的事而拯救了我们,而是因为他的仁慈才救援了我们”。“其他宗教都给人拟出一条靠着自己刻苦遵守伦理道德或知识理论的途径来获得救赎。这些宗教给的是榜样,而不是力量。
这个标准在天主的手上:你用什么尺度量人,也要被什么尺度量。(玛7:2)这是最严厉的标准,相对而言也是最宽松的标准。这个标准所衡量的是我们的行为,所用的量度是天主的手。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6日在保禄六世大厅接见罗马教区男女修会会士的代表们,与他们促膝谈心,即席回答他们有关团体和使徒生活的问题,共享献身生活年的喜乐。教宗强调,隐修生活不是避难所,而是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