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一小段,仔细寻思,比狼吞虎咽的效果要好。总之,要记住,口颂经文只是念玫瑰经的一部分,要使祈祷结出果实,还必须默想。
人生是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何为“大事”?所谓大事即:我为何而来、活着有什么意义、死又往何处去?有时我们感觉生活真好,有时感觉活着真累,这是人生的两面。无缘何生斯世,有缘则累此生。
因着这些善心教友好榜样的带动,也出于对天主的完全信赖及对孩子的疼爱,我从教堂门口一步磕一个头,一直到祭台前,哭着对天主说:“天主,你是全能的,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吧!
读圣人们的祈祷,使我想起了西班牙明爱会执行长孔路一神父在其《我们的信仰》一书中指出:“利用天主作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不是屈辱天主吗?”
之后,他从教友口中了解到堂里还收养婴孩,便来请求神父收留他在堂里,愿做一个老婴孩并分担堂里杂务,他得到了神父的应允,自此,一有空闲时,神父就给他讲道理,一句句口授经文。
(一)3月17日,我由青岛乘长途汽车到江苏镇江出差,因路途遥远,便在淮安住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又乘上去镇江的汽车。经一上午的颠簸,约十一点就到了长江口,还需轮渡将客车拉到对岸,方可到镇江。
记得那是九三年发生的一次意外事故,我那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孩子当时只有四岁,在一次玩耍中突然一柱子倒下砸掉一只脚;当时,我真的不知所措,天啊,为什么是我的儿子,为什么让我来承受,阿爸,父啊!
公元403年,时年14岁,他被强盗掳到爱尔兰,在一异教人家中为奴,整整6年,一次,他在睡梦中得到启示,即将重获自由。他就从主人家私自出逃,乖一条海船。安抵目的地。
现在没有年轻人去烧香拜神,只有五、六个老太太,逢初一、十五去扫扫堆积的尘土,献上一柱香。与对面的教堂相比,显得那样的落时、苍老和孤寂。倒是有一个乞丐每晚委身庙内,以避夜风晨露。
结构始于一梦,梦醒书止。我想,作者是在劝导人们从梦中醒来,接受天主的救恩。梦,迷途也。书中展现了人性的软弱和反复,人世的痛苦与不幸。内容告诉我们,只有信仰,才能改变错误的价值观,才能走向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