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样写道:“天主不是一个问题让你来解答,而是一个奥秘让你来发觉”。言外之意是说,天主不是供人研讨的一物,而是与人相遇的一位,因为“真正的相知来自深厚的交情”。
但故事的高潮不是小儿子的回头,而是后面父亲与大儿子的对话。可能很少人会认为大儿子是一个罪人:「他没离家出走,还在田里劳作,他顶多只是脾气燥一点,小气一点而已,虽不是完人,但绝不是罪人!」
他解释说,在贫民窟做神父不是某种意识形态的行为,而是一项使徒使命,这些神父并非过去所谓的共产主义者,而是聆听天主子民、为正义抗争的伟大司铎。
他与基督的相遇不是单独一人,而是与天主子民一起。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作出的反省与提示对在场全体信友阅读、聆听天主圣言也是一项帮助,因此也是他们每日度基督信仰生活的泉源。
这不是耶稣的做法,而是自私主义。那几块饼、几条鱼,藉着天主的分享和降幅,喂饱了所有人。要注意,这不是魔术,而是一个‘标记’!这标记邀请我们信赖天主,这位眷顾我们的天父。
我认为这一点实在极为重要:要说明教会的信仰是什么,但在说明信仰时,也要注视实际具体的人,好让人不感到信仰好似判断人的棍棒,而是用爱及仁慈的目光注视人。有些记者认为世界主教会议缺乏真正的辩论。
教宗表示:以为消除一个人的生命就能解决问题,这不是进步行为,而是黑手党行为:出现问题了,我们就把这问题除掉。
在上周新学期开始后,他没有像以前一样按时回到工作岗位上,而是写信告诉校长李察.科尔卡(RichardKolka)自己要辞职。
天主说:你们要明白在一生中最重要的不是你们所拥有的物质,而是你们的朋友。去明白毋须处处跟别人比较。去明白富有并不是那些拥有最多的人,而是需要最少的人。
我们所谈的倒不是新的巨大进展,而是在许多方面的一种重大接近。这也正是教宗所强调的思想:对话,包括生活对话,是真正大公运动的进展。只思虑最终的合一是无济于事的,而是要走出我们所能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