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记述了若望与伯多禄二位门徒在听到了玛利亚和玛达肋纳报告主的遗体不见了之后,遂急速奔往坟墓,在那里他们看见了空的坟墓,整齐的殓布,于是他们相信主真的复活了,也明白了耶稣之前给他们所预言的关于他的死亡与复活的奥迹
这是一场生命与死亡的较量,虽然支持生命的一方,如温和派政党、支持生命的公民团体、以及天主教会获得胜利,但这仅仅得益於几位议员的弃权。
基督学校兄弟会米勒(JamesMiller)修士的殉道蕴含了另一层意义:1982年,他在危地马拉遭死亡部队杀害,因为他在基督学校兄弟会韦韦特南戈的原住民学校里,日复一日地教育最贫困的孩子,经常为困境中的学生补课到深夜
根据设在维也纳的“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oc)的最新估计,全世界一年中有60万人因吸毒死亡,约有2.7亿人使用毒品。吸毒人数不降反升,在最近的十年中增长了30%。
这些安慰的话使我们认识到,害怕能使我们所有人瘫痪,不论是害怕死亡、害怕生病或者生命的磨难。教宗指出,谁能比战胜死亡的耶稣更能说服我们不要害怕呢?
或至爱的主耶稣,你曾为你的好友拉匝禄的死亡而哭泣,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感动地说,你是多么爱他呀!我们知道你也深爱四川汶川等地区,因地震而遭受死亡和苦难的兄弟姐妹。
礼仪结束后,青年们回到教堂,聆听张老师分享有关珍爱生命,正视死亡的讲座。张老师利用活泼的语言和生活案例分享,带领青年朋友们重新思考“死亡”这一沉重的话题,她鼓励青年们要“奉爱之名,向死而生”。
他这样敦促我们要信赖福音,福音内包含着一个救恩和永生的许诺,使得我们不再活在死亡的焦虑之下。事实上,当一切都要过去时,基督存留。
基督信徒带给世界的讯息是:耶稣,降生成人的天主的爱,为我们的罪而死在十字架上,但天父使他复活,并使他成为生命与死亡的主。
他不仅是信德之父,也是望德之父;因为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已经能够领悟到复活的宣报,新生命战胜邪恶与死亡的宣报。